第二百三十四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明现在去思考会不会因为扩张而饿死的问题实在是太早,现在我大明面对的问题是人口太少,常见的战乱,天灾等等,我大明人口现在太少了,现有的土地已经够养活现在的大明百姓了。”
  王朝周期,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从秦汉到唐宋再到明清,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到1912年清帝退位,2133年王朝统治年间,总逃不过盛衰兴亡的历史周期律。
  西方学者加布里埃尔·马丁内斯·格罗斯在着作《历史上的大帝国》一书中提及到伊本·赫勒敦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帝国与人一样有着生命力,其存在有着规律性的周期运转,一个王朝的年龄在多数情况下,超不过三代人的年龄。
  这个规律简单来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人因为沙漠中艰难的生活环境保留着沙漠游牧人粗犷野蛮的性格,扩张中形成国家,建立起庞大帝国。
  第二代人,因为有了权力,从沙漠搬到条件优渥的城市生活,利益分配中出现独裁者,矛盾出现,整个国家的高层开始堕落,失去进取心。
  等到了第三代人,完全忘记了曾经艰苦奋斗的岁月,生活腐化,纸醉金迷,成为国家的负担,自卫能力下降,某一天外敌来临或者内部斗争,国家覆灭。
  总体来说,古代王朝的周期律,大致可以分为兴起、统一扩张、守成中兴、衰落灭亡这7个阶段,当然并非所有王朝都会走完整个周期,对比中外各大帝国,其实中国古代王朝最大的区别在于,王朝初期都有着统一全国的强烈意愿,在当王朝成功实现统一全国的伟业,随后进入扩张期,建立起王朝的四边屏障,这个屏障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王朝的统治时长。
  大明刚建国,还处于周期中的兴起的阶段,而爷爷朱元璋和四叔朱棣两位,虽只在位五十多年,但也算是给大明打下了坚实的基本,足以让后面十几代后人进行挥霍。
  孙儿说的没错,人生不过百年,身后怎知身前事,就算是朱元璋再妖孽,再雄心壮志,他也不可能整整的为后代子孙解决一切障碍。
  历史上,北元大患最后还是永乐帝朱棣五次征伐这才安定,更何况是其它问题呢,朱元璋也是有心无力了些。
  “这些东西跟咱说说就好,不要跟朝廷那些官员们商讨,知道吗?!”
  “孙儿知道!”
  朱雄英撇撇嘴,他又不傻,这么阴狠恶毒的手段,要是被朝廷上的那些官员知道,他们肯定会觉得自己这个皇长孙殿下是一个狠毒的人,难免会让人心生忌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