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开中法自施行后,商人为便于纳粮报中盐引,各就边地召民垦荒种粮,并建筑台保,自相保聚,谓之“盐屯”,收到节省转运、充实边饷、开发边疆之奇效,堪称国策。
  “诸位不觉得这个过程有些复杂吗?为何不省去某些不必要的环节?比如说省去官收与官卖,直接实行民制、商收、商运、商销的商专卖制。”
  众人一听,直接懵了。
  民制、商收、商运、商销?
  合着你是想要将朝廷从盐法里面给踢出去啊!
  那朝廷还怎么通过盐政谋利,取得收入?
  一时间,众人脸色变得精彩至极,看向朱雄英的目光中充满了困惑迷茫,宛如在看一个智障。
  看着众人这关爱智障的表情,朱雄英很是无奈,这真的就是单纯的眼界,智商压制了,不怪他们,只能说是自己太聪明了。
  叹了口气,摸着下巴思索了着,想着该怎么向这些大佬们解释经济与市场的关系。
  “刘大人,我大明现在有多少人口啊?”
  “五千万!”
  户部本就是负责全国人口,这个数据那也是一直在他心里,完全不需要思考的好吧。
  “那这五千万人,算上各方面的消耗,一年需要多少食盐?估摸着也要六万万斤吧?”
  众人顺着他这个思路走,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回长孙殿下,我大明一年产盐共计十万万斤有余。”
  作为户部一把手,这点东西他还是比其他部门了解的清楚的。
  十万万斤余,朱雄英听着这么大的一个数字,不由地也是砸吧砸吧嘴,说实在的,他有些惊讶。
  大明一年产这么多盐,明显供大于需,那为何还有老百姓吃不上盐?
  盐价偏高是一方面,这其中定然还有着其他原因。
  那多出来的盐,哪儿去了?又落进了谁的口袋?
  “那,官方制定的盐价多少?”
  官方盐价,也就是卖给商贾的价格,盐引与盐税的原因,盐价导致格偏高。
  “一百文!”
  听到这个价格,朱雄英点了点头,这个数字跟他了解的差不多,不同的地区因为运输的远近,自然有所浮动,这是正常的。
  于是继续追问道:“那现在大明一年的盐税收入有多少?”
  “目前在一千万两左右,比之元朝有了大大提高。”
  闻言,朱雄英的神情顿时变得古怪了起来,听这人的意思,你还觉得很骄傲是不是?
  “咳咳,刘大人,你算过这笔账没有?十万万斤食盐,每斤一百文,真正的利润应该是多少?”
  朱雄英莫名的一问,刘大人也是神情一愣,要不是朱雄英问得话,他还真没有计算过。
  能当上户部一把手,刘大人的算学自然是出挑的,从衣袖之中掏出纸笔,唰唰唰地,很快,一个数字就被计算了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