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圣旨到(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八月完成市场调研后,经董事会投票决定投资两万万两白银,并在不影响虔州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抽调三分之二的人手投放到江南西路各州。
  随着这几年虔州的市场繁荣,大量劳动力涌入外卖市场,正好通过此举将过剩的人手分派出去。
  再加上虔州成熟的运营系统和人力培养模式,即便抽走大量精英团队也不至于受到太大影响。
  精英就应该去开拓,留在虔州只会形成惰性。
  更何况在如今完善的管理体系下,这些外派的人员都各自提升一级,薪酬奖励十分丰厚,自然不会有太大的情绪。
  个别不愿外拓的人也没强求,只是拿到一笔转业赔偿后就自动离开团队,企业需要良性发展就必须保持狼性。
  娱乐业的发展要比商业发展更加迅速,故事会的名声已经传到了汴京,从一开始的不被重视也逐渐变成庞然大物。
  光字科的弟子都成为带队队长,这次跟随曹操外卖一起被分派到各州府进行巡回演出,并借此机会建立分会会馆。
  总的来说白棋一手经济,一手舆论,两张牌发展的都很好,这是他这回进京腰杆能硬起来的本钱。
  宋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然后是礼部举行的省试,最后是最高级别的殿试。
  考试时间为: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但白棋考的是制科,不同于科举考试,因此时间上是不定期的。
  制科考试是唐朝宋朝都有的一种特殊的考试制度,程序比科举考试要繁琐。
  参加制科考试的人员由朝廷中的大臣进行推荐,然后参加一次预试,再由官家亲自出考题。
  制科考试的选拔非常严格,据说宋朝总共三百多年的历史,科举考试选了四万多进士,而制科考试只进行过二十二次。
  成功通过的只有四十一人!
  白棋本来不着急走,准备“广积粮,缓称王”,可孙令仪有些坐不住了,这个时代人们对皇权的敬畏还是颇深的。
  孙府上下风风火火的为白少爷准备了三天,几大车行李看得白棋十分头大。
  在他的据理力争下只带了几套换洗衣服和银票就打算上路了。
  本以为这次进京只是白棋和孙三两人,没想到临走时发现孙令仪和小翠也要跟过去。
  白棋在孙令仪的撒娇攻势下败退,无奈只好让她俩随行。
  为了安全着想,孙府雇佣镇远镖局的一等镖师队随行,为什么不用福威镖局?上次全部扑街的教训还不够吗?
  白棋等人原本计划的轻装简行,最终还是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一行人路过虔州城外十里亭时,远远就看到亭中抚琴的玉墨大家。
  “红尘多可笑
  痴情最无聊
  目空一切也好
  此生未了
  心却已无所扰
  只想换得半世逍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