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江中巨浪(1 / 5)
回到山阳,刘秋将这几年来的辽东和洛阳的经历都详细地和父亲讲述了一遍,刘瑾听罢良久无语,最后只是淡淡地说:“看来皇帝还是对于你师父南下颇为在意,虽说是让你寻仙,但总还是绕不过你师父。上次你师父南行,陛下便赠了一尺纯金的老子像给陈留王,如今又轮到我家了,只是不知道后面会如何呢。”说罢刘瑾喝了口水,继续道:“如今大族间愈发奢靡,家财不以亿钱计不足以显示富有,也只有这样的财富才能让他们一餐万钱仍无法下口。而今屡屡天灾,各处多流民,平民百姓一日数钱即可度日仍多有不得,我在夏口收留了不少因洪水失去家园的贫苦百姓,每年所费也就是这些大族几顿饭钱。他们现在想到要打东吴这条南海贸易通道的主意,又白借十万本钱的货物给我们,确实看准了我们现在手上余钱不多的窘境,我虽说不出什么,但却总觉得此事欠妥。不过贾妃和王家毕竟不是我们能得罪得起的,既然此事避无可避,我只能劝你凡事小心为上。”
刘秋安慰父亲道:“父亲放心,这些年我与王敦在北疆从军,无论刀剑还是弓弩用起来都驾轻就熟,一般的危险应付起来都问题不大。”
刘瑾摆了摆手说道:“路上的几个小毛贼倒不是我担心的,只是王戎狡诈,绝难被人利用,无论是之前为了给王敦积累战功向陛下请旨北去辽东还是这次与孙秀联手逼你南下,都是为了他王家的利益预先算计好,而且从不考虑我们的感受,只是不断逼我们落入局中,不得不为他所用。上次只用了一匹战马和一副兵器铠甲便让你到辽东为了王家的荣誉卖命,这次却能舍得十万钱货物来让你南下,且不论成功与否只要能随货船返回洛阳即可,你不觉得这笔巨款拿得太过容易吗?”
刘秋听罢顿觉后背一阵发凉,是啊谁会为了一次成败都无所谓的游说和一次可有可无的押船而付十万钱呢?瞬间说话也有些结巴起来,“父亲,幸、幸好我没有当面答应,现在我、我们拒绝还来得及。不过这一路我都与王敦同行,也不至于太过危险吧。”
刘瑾长吁了口气,“这就是我不明白的地方了,如果确实有什么危险他们没必要让王敦与你一同去,而且还是他已经被招为驸马的情况下,我实在想不出他这么做的用意何在,也看不出哪里有什么不安全,除非王敦中途某个地方会撇下你不管,但以你们多年从军的情谊我想他也很难会这么做。”
刘秋这时心中早已没了底,“那儿子这次还要去吗?”
刘瑾又想了想,“我看你最好还是先去邺城一趟,看看你师姑怎么说。”
刘秋也觉有些道理,师父和师姑并非常人可比,即使是声名显赫的王家对他们也要毕恭毕敬,去问问想来总不会错。
邺城紧临漳水,当年曹操击败袁绍后进据此地,为免受许都的汉献帝和朝臣制衡,遂将邺城作为自己的据点,建立自己的行政人员班底,以此遥制许都并控制北方。后来汉中张鲁投降,曹操将其举家迁至这里,张家几代开创的天师道故此得以在中原传播开来,而后张鲁将女儿嫁与曹奂生父燕王曹宇,故此曹家才和天师道结下深厚渊缘。司马炎以晋代魏后又把末帝曹奂安置在这曹家最初的据点,邺城虽不再有当年的地位,但作为陈留国国都和天师道的圣地,街道上店铺仍旧鳞次栉比,来往行人络绎不绝。
刘秋来到陈留王府门前正要走上去敲门,却不想被路边一人拉住,扭头一看原来是一中年男子,约有三十多岁的样子,面色憔悴形容猥琐,正想拂袖离开,不料此人却说道:“这位公子可是要到陈留王府?”
刘秋一脸不屑地答道:“此与你何干?”
只见此人道:“小人本是天师道鬼卒,只因听闻陈留王府中供有一处教主金身,故想入此参拜,不知这位公子可否带我进入府中,在下不胜感激。”
刘秋一听他是天师道信徒,也不好直接拒绝,正为难间,只见王府门吱呀开启,里面走出一仆人对那人说道:“怎么又是你,每次都在府门前纠缠不休骚扰路人,你若再不走小心我差人抓了你去。”
说话间正好看见刘秋,刘秋虽不常来,但也是府中熟客,那仆人便对刘秋道:“原来是公子来了,休要理那人,随我进府便是。”
刘秋赶紧撇下那人,跟着仆人进入王府。仆人转身关上府门,对刘秋道:“公子不知,这人已在府门前晃了几日,但凡要来府中拜访的客人都要拦下求着帮忙把他带进来,要不是看他是教中之人也算虔诚,我们早就将他拿了。”
刘秋正要答话,只见厅中跑出一个丫鬟对他道:“王爷刚听说公子来了,就喊公子到厅内说话。”
刘秋进得大厅,只见王爷和师姑都在。刘秋这边行过礼后,便把将要南行之事大致讲了一下,曹奂随后遣出厅内的仆人,说道:“此次你该是找魏夫人更多些吧。”
刘秋只好将在王家的见闻都讲了一遍。曹奂听罢笑道:“那倒是要恭喜你发财了。”
刘秋听了忙拱手告罪,“王爷莫要笑我,如此轻易能得到赚取这样巨额财富的机会,晚辈这几日都在惴惴不安,甚至不知该不该去,故此才来向师姑请教。”
魏夫人端坐一旁一言不发,这边曹奂却又说道:“如今皇帝下旨招王敦为驸马,又在会稽加封你家五百户食邑,你们在辽东也算生死至交,这次同去想必定会无虞。”
刘秋再拜道:“王爷真是折煞我了,连陛下也亲口对我说会稽的五百户是留给我帮他寻仙的,并不是真的封赏给我家。至于王家,唉,真是一言难尽。”
这时魏夫人却开口淡淡地说道:“‘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秋儿你家在夏口年年都要填补大把钱财,既然王家要赠予铜钱你收下便是。”而后又对曹奂道:“王爷前几日不是还说有话要让秋儿带给师兄么?”
陈留王听罢忙应喏,写了张字条封入竹筒交予刘秋道:“这竹筒你且带着,他日若见到你师父交给他便是。”
接着魏夫人又说道:“秋儿,我在王府已逗留数载,过段时间应该会到四方云游,可能我们很难再见面了。”
刘秋听罢失声道:“什么,难道以后晚生不能再见师姑了吗?”
师姑微微一笑,并不回答,刘秋这边也不便多问,既然事已问妥就只得原路返回山阳。
既然魏夫人让刘秋放心南下,刘家父子也就不做他想,于是收拾行李准备和王敦同行。看来这四处奔波的生涯是要一直持续下去了。
王戎早已差人先行送信到顾家将王刘二人来访之事予以说明,待到二人乘船抵达吴县,顾家一众人等都已在大门迎接。见到刘秋,顾荣更是上前深施一礼道:“上次公子莅临,照顾多有不周,还望公子谅解。今诸位大驾光临,足以令寒舍蓬荜生辉。”
刘秋忙与顾荣客套一番,又把王敦介绍给大家认识。众人见这新驸马样貌英武、一表人才自然满心喜欢,又知他此次实际是代表王家,故招待格外殷勤。一干人等入府内落座,顾荣又把其他客人介绍给刘秋和王敦,大概也是得知王家有意举荐的消息,这次华亭陆家的陆机、陆云亦有前来。
刘秋早先在孙秀处闻得二陆大名,便刻意打量了一番,只见这陆机年纪不足三十,身高七尺有余,一副剑眉颇有些英气,席间说起话来声如洪钟,总令人不自觉想起其祖陆逊和其父陆抗这些江东英雄。而其弟陆云身形则较其兄矮小了些,身材纤细白净,说起话来文雅许多,除了身高外看起来反倒更像王衍许多。这时席间已奉上茗粥,顾荣便对王敦道:“驸马,这是江南特有的茶粥,前次刘公子已经试过,不知道您吃不吃得惯。” ↑返回顶部↑
刘秋安慰父亲道:“父亲放心,这些年我与王敦在北疆从军,无论刀剑还是弓弩用起来都驾轻就熟,一般的危险应付起来都问题不大。”
刘瑾摆了摆手说道:“路上的几个小毛贼倒不是我担心的,只是王戎狡诈,绝难被人利用,无论是之前为了给王敦积累战功向陛下请旨北去辽东还是这次与孙秀联手逼你南下,都是为了他王家的利益预先算计好,而且从不考虑我们的感受,只是不断逼我们落入局中,不得不为他所用。上次只用了一匹战马和一副兵器铠甲便让你到辽东为了王家的荣誉卖命,这次却能舍得十万钱货物来让你南下,且不论成功与否只要能随货船返回洛阳即可,你不觉得这笔巨款拿得太过容易吗?”
刘秋听罢顿觉后背一阵发凉,是啊谁会为了一次成败都无所谓的游说和一次可有可无的押船而付十万钱呢?瞬间说话也有些结巴起来,“父亲,幸、幸好我没有当面答应,现在我、我们拒绝还来得及。不过这一路我都与王敦同行,也不至于太过危险吧。”
刘瑾长吁了口气,“这就是我不明白的地方了,如果确实有什么危险他们没必要让王敦与你一同去,而且还是他已经被招为驸马的情况下,我实在想不出他这么做的用意何在,也看不出哪里有什么不安全,除非王敦中途某个地方会撇下你不管,但以你们多年从军的情谊我想他也很难会这么做。”
刘秋这时心中早已没了底,“那儿子这次还要去吗?”
刘瑾又想了想,“我看你最好还是先去邺城一趟,看看你师姑怎么说。”
刘秋也觉有些道理,师父和师姑并非常人可比,即使是声名显赫的王家对他们也要毕恭毕敬,去问问想来总不会错。
邺城紧临漳水,当年曹操击败袁绍后进据此地,为免受许都的汉献帝和朝臣制衡,遂将邺城作为自己的据点,建立自己的行政人员班底,以此遥制许都并控制北方。后来汉中张鲁投降,曹操将其举家迁至这里,张家几代开创的天师道故此得以在中原传播开来,而后张鲁将女儿嫁与曹奂生父燕王曹宇,故此曹家才和天师道结下深厚渊缘。司马炎以晋代魏后又把末帝曹奂安置在这曹家最初的据点,邺城虽不再有当年的地位,但作为陈留国国都和天师道的圣地,街道上店铺仍旧鳞次栉比,来往行人络绎不绝。
刘秋来到陈留王府门前正要走上去敲门,却不想被路边一人拉住,扭头一看原来是一中年男子,约有三十多岁的样子,面色憔悴形容猥琐,正想拂袖离开,不料此人却说道:“这位公子可是要到陈留王府?”
刘秋一脸不屑地答道:“此与你何干?”
只见此人道:“小人本是天师道鬼卒,只因听闻陈留王府中供有一处教主金身,故想入此参拜,不知这位公子可否带我进入府中,在下不胜感激。”
刘秋一听他是天师道信徒,也不好直接拒绝,正为难间,只见王府门吱呀开启,里面走出一仆人对那人说道:“怎么又是你,每次都在府门前纠缠不休骚扰路人,你若再不走小心我差人抓了你去。”
说话间正好看见刘秋,刘秋虽不常来,但也是府中熟客,那仆人便对刘秋道:“原来是公子来了,休要理那人,随我进府便是。”
刘秋赶紧撇下那人,跟着仆人进入王府。仆人转身关上府门,对刘秋道:“公子不知,这人已在府门前晃了几日,但凡要来府中拜访的客人都要拦下求着帮忙把他带进来,要不是看他是教中之人也算虔诚,我们早就将他拿了。”
刘秋正要答话,只见厅中跑出一个丫鬟对他道:“王爷刚听说公子来了,就喊公子到厅内说话。”
刘秋进得大厅,只见王爷和师姑都在。刘秋这边行过礼后,便把将要南行之事大致讲了一下,曹奂随后遣出厅内的仆人,说道:“此次你该是找魏夫人更多些吧。”
刘秋只好将在王家的见闻都讲了一遍。曹奂听罢笑道:“那倒是要恭喜你发财了。”
刘秋听了忙拱手告罪,“王爷莫要笑我,如此轻易能得到赚取这样巨额财富的机会,晚辈这几日都在惴惴不安,甚至不知该不该去,故此才来向师姑请教。”
魏夫人端坐一旁一言不发,这边曹奂却又说道:“如今皇帝下旨招王敦为驸马,又在会稽加封你家五百户食邑,你们在辽东也算生死至交,这次同去想必定会无虞。”
刘秋再拜道:“王爷真是折煞我了,连陛下也亲口对我说会稽的五百户是留给我帮他寻仙的,并不是真的封赏给我家。至于王家,唉,真是一言难尽。”
这时魏夫人却开口淡淡地说道:“‘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秋儿你家在夏口年年都要填补大把钱财,既然王家要赠予铜钱你收下便是。”而后又对曹奂道:“王爷前几日不是还说有话要让秋儿带给师兄么?”
陈留王听罢忙应喏,写了张字条封入竹筒交予刘秋道:“这竹筒你且带着,他日若见到你师父交给他便是。”
接着魏夫人又说道:“秋儿,我在王府已逗留数载,过段时间应该会到四方云游,可能我们很难再见面了。”
刘秋听罢失声道:“什么,难道以后晚生不能再见师姑了吗?”
师姑微微一笑,并不回答,刘秋这边也不便多问,既然事已问妥就只得原路返回山阳。
既然魏夫人让刘秋放心南下,刘家父子也就不做他想,于是收拾行李准备和王敦同行。看来这四处奔波的生涯是要一直持续下去了。
王戎早已差人先行送信到顾家将王刘二人来访之事予以说明,待到二人乘船抵达吴县,顾家一众人等都已在大门迎接。见到刘秋,顾荣更是上前深施一礼道:“上次公子莅临,照顾多有不周,还望公子谅解。今诸位大驾光临,足以令寒舍蓬荜生辉。”
刘秋忙与顾荣客套一番,又把王敦介绍给大家认识。众人见这新驸马样貌英武、一表人才自然满心喜欢,又知他此次实际是代表王家,故招待格外殷勤。一干人等入府内落座,顾荣又把其他客人介绍给刘秋和王敦,大概也是得知王家有意举荐的消息,这次华亭陆家的陆机、陆云亦有前来。
刘秋早先在孙秀处闻得二陆大名,便刻意打量了一番,只见这陆机年纪不足三十,身高七尺有余,一副剑眉颇有些英气,席间说起话来声如洪钟,总令人不自觉想起其祖陆逊和其父陆抗这些江东英雄。而其弟陆云身形则较其兄矮小了些,身材纤细白净,说起话来文雅许多,除了身高外看起来反倒更像王衍许多。这时席间已奉上茗粥,顾荣便对王敦道:“驸马,这是江南特有的茶粥,前次刘公子已经试过,不知道您吃不吃得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