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终章 前奏王府交锋(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达建康时江边正下着小雪,望着远处覆雪的竹篱城墙,刘秋又想到几年前初到建康时的情景。刘秋本想在码头换艘小船进城返家,不料从大船上下来没多久就被人请到旁边问道:“不知阁下可是山阳公刘将军?”
  刘秋见他举止斯文就如实答了,不想那人一招手,身旁立时闪出一队官兵将他围住,又请到一辆马车中才对他说道:“大人莫怪,小人也是奉了大将军的意思行事。”
  说罢便将马车启动朝西面而去,刘秋心中立刻想起当年从寿春凯旋回来时王导也是如此请他去新宅,只是如今恐怕王敦没有那么好心像司马睿那样送他一座宅邸。
  虽然被强行送上马车,可是车里只他一人,除了车外押送的士兵并没有更多看管措施。车子一路向东过了乌衣巷,刘秋心中却奇怪起来,虽然自己几年没有回家,对建康城有些陌生,可是到底还是认得回家的路,这队兵士明明就是在把自己押往回家的路上!刘秋虽然心中疑惑,可是无论怎样询问车外的士兵都不理他。实在没有办法,也只好任由车子前行。
  车子并没有在刘家宅邸前停下,而是停在旁边陈留王府门前。待到刘秋从车中下来时,赫然发现王府门前早已列好大队人马。王敦一身戎装骑在马上向刘秋抱拳道:“承露兄,你我兄弟二人上次下邳一别想来已有十年,今日就由小弟做东为您接风如何?”
  刘秋迎着漫天的雪花也冲王敦还了一礼,“大将军之情愚兄心领了,只是用陈留王府的酒宴来款待故人,大将军总还不至于如此悭吝吧。”
  王敦把手一摆,“兄长这么说就见外了,听闻当今陈留王本是您将亲生儿子,不过是过继给了曹家承其衣钵,而陈留王府甚至建在山阳公宅邸的隔壁。这里本就是你刘家的地盘,小弟上门讨口酒来喝总不过分吧。从前听闻曹家族长把历代祖先灵位都迁到此处,小弟久慕魏武大名,也想顺路拜一下曹操的灵位,不知兄长肯不肯给小弟这个机会。”
  王敦此次显然作足功课有备而来,这一番话出来登时倒让刘秋不知如何作答才好。正踌躇间,忽然听得门内娇喝,“大将军既要到府上请客,不向陈留王府中递上名帖反而问一个不相干的外人,还陈兵门前在拒不下马,难道如今大晋朝廷已经混乱到连基本礼法都没人遵守了吗?”
  刘秋这时才隔着散落的雪花发现孙筠已来到府门,要不是她到场还真不知道眼下的情形该如何收场。王敦听了孙筠这一番话知道是府中主事之人前来,只好干笑了两声下得马来,方才对孙筠抱拳道:“不知这位夫人该如何称呼?”
  孙筠还了一礼才答道:“妾身便是琅琊王指定到陈留王府中主事的曹家太夫人。”
  孙筠这话答得很是巧妙,毕竟承认新任陈留王曹励只是司马睿的权宜之计,而不是出于远在长安晋廷的圣旨,孙筠自然也还不是钦命的陈留王太妃,眼下也只能以王府主事夫人自居,不过既然这是在建康琅琊王的地头上,各方权贵也不敢公然和司马睿的政令对抗。可是王敦既然敢带兵围了陈留王府大门自然也不是孙筠一两句话能够打发的,果然只见他说道:“那本大将军就请教下太夫人,可否愿意让我在这里给山阳公接风啊?”
  孙筠一只脚抵住大门向外瞥了眼刘秋,这才对王敦说道:“既然大将军这么赏脸,愿意到陈留王府上拜祭下先人,我曹家自然还请得起一顿酒菜。只是大将军这样带着兵马围在府外属实有违体面,还请先将他们撤下府上才好招待。”
  王敦听了大声笑道:“早听说陈留王府中主事太夫人为人豪爽,今日得见果然不同凡响。”
  说罢便一扬手,身边的大批卫队果然全部撤去,只留下三名护卫留在身边。王敦于是对孙筠说道:“本大将军想带三名侍卫入府拜一拜魏武灵位不知太夫人意下如何?”
  孙筠扭头向门后看去,不知又低声说了些什么,然后才对王敦说道:“大将军既有此意,妾身总不能白白浪费了这份心意,二位大人请进。”
  刘秋心中舒了口气,眼前的危及终于算是过关,可是此举无异于引狼入室,不知早有准备的王敦又要搞出什么花样。跟在王敦和侍卫的身后进了府门,刘秋这才发现门后的曹家老族长。看着他脑门上闪着亮光的汗,刘秋只能同情地冲他点头示意。
  一众人在一间大堂的门口停下,等了一小会才见老族长从后面走来,这才领着几人走了进去。刘秋跟在后面冲着门口的孙筠做了个鬼脸,孙筠只有撇了撇嘴回应。
  曹家的灵堂中供奉着曹魏以降的各位帝王,连同曹奂和曹髦的灵位也在两旁,正中间自然是魏武帝曹操的灵位。王敦倒是规矩许多,从族长手中接过香来,跪在灵前拜了几拜才把香插在灵位前的香炉中。刘秋站在房中一角,用奇怪的眼神默默地看着眼前出现的这一切,仔细揣摩着王敦这非比寻常的用意。
  拜过牌位,孙筠引着众人沿着小径穿过花园来到府中正殿。到了里面方才发现酒席已经设好,陈留王曹励由乳母侍候,早已居中在主席上等候。殿内左右两边各设了两个席位,显然是为王敦等人准备的。见到众人前来,这个还未满十岁的孩子抱拳对王敦道:“大将军前来,本王不胜欣喜,特设宴为二位将军接风。”
  王敦面带笑容回身对刘秋道:“看来伏波将军生了个好儿,小弟虽早就娶得襄城公主,如今年已五十仍旧膝下无子,这样的好儿子真是羡煞我也。”
  说完,王敦朝曹励施礼道:“王爷客气,本大将军今日前来叨扰一是久慕魏武名气,今日特来了却心愿;二是借王爷贵地为伏波将军接风。”
  说完也不等曹励答话便径自走向左首上位,刘秋自然陪在末位,而孙筠和曹家族长则分别坐了右首的位置。众人刚一坐定,孙筠便举起酒杯敬王敦道:“今日能得二位将军大驾光临,足让府中蓬荜生辉,王爷年幼不能饮酒,就由妾身在这里敬两位一杯。”
  对面的王敦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太夫人客气,说起来也是今天本大将军唐突,想借贵地祭奠曹公。”
  上首的曹励有些好奇地问道:“不知大将军为何对我家先祖如此记挂?”
  这边王敦没有答话,而是向上首看了一眼,蓦地发现曹励身后所悬宝剑很是眼熟,“记得当年贾后当众将先帝镇殿之剑赠予兄长,如今王爷身后所悬宝剑可是那把消失了许久的倚天剑?”
  刘秋见王敦提到自己,只好在下首答道:“贤弟有所不知,这些年来这把剑一直藏于愚兄府中,因是先帝镇殿之物,故而一直不敢轻易示人。如今王爷袭爵,想来也算配得上此剑,愚兄这才以剑相赠。”
  刘秋话刚说完,王敦身后传来一声冷笑,原来是他身后一名侍卫,“到底是山阳公的亲儿子,先帝的镇殿宝物当然可以随便拿去用。”
  这番话自然引来上首曹励的不满,“倚天剑乃是祖上魏武帝亲自命人所铸,本就是我曹家之物,如今物归原主有何不可?”
  那侍卫又是冷笑一声,“倚天剑固然是魏武帝曹操所铸,不过这天下终归已是大晋的天下,所以才成为晋武帝和晋惠帝的镇殿之物。说起来也是造化弄人,当年终归是曹操篡了汉家天下,他儿子曹丕虽然把汉献帝刘协赶出皇宫作了山阳公,想不到如今又由山阳公刘协的后人鸠占鹊巢顶了曹家陈留王的位子。”
  这番话一出,几乎所有在场的人听了都极不舒服,殿内气氛一时凝重鸦雀无声。最后还是王敦尴尬地笑了一声来打圆场,“手下人说话没有轻重,各位还望见谅。只是我与兄长相识多年,知道您不喜亲自上阵搏杀,怎么如今不光收藏兵器还带起兵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