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离乱前奏(2 / 3)
王粹见陆机有些退让,脸上自然得意起来,便又向前多走几步,“末将听闻牵将军不过是对军中枉法之事仗义直言,怎么就能因此获罪?若今后此风渐长,谁还敢向大都督进言?”
陆机早知道他踩着点赶到必定也会和牵秀一样颠倒黑白,且他自恃出身大族当然不会把自己放在眼里,于是也就不再和他理论,只淡淡说道:“北中郎将如果对本大都督的军令有异议,可同冠军将军一道去找王爷理论。不过眼下既然是本将军带兵,诸位只能依令行事。今日之事到此为止,如果再有人言,便同牵秀一道拉出去责打二十军棍。”说完,便拂袖让兵士拖牵秀下去。
王粹见陆机已然发怒,也不好再继续硬顶,只好悻悻离去。
孙筠见自己初入军中就惹来这样一场风波,不由心生歉意,见旁人都已离去,方才对陆机道:“想不到才着一会儿工夫就给二哥惹来这么多麻烦,小妹先对您说声抱歉。”
一直没有吭声的陆云见兄长仍旧余怒未消,只好在一旁对孙筠解释道:“筠妹初来乍到自然不知道这里形势的险峻,其中的道理方才来时我已说得清楚,要不是兄长还对朝廷和王爷抱有一颗赤诚之心,怎还会在这里受这许多闲气。”
孙筠也知不可继续待在军中徒生是非,和八哥对望一眼后便说道:“既然如此,还请二哥派人带我出营见见城中家人,也好了却一番心愿,总不至于白跑一趟。”
陆机无法,只好对陆云说道:“眼下军中我还无法走开,那就劳烦士龙带她们进城去见见内人和几个孩子。”
陆云见兄长如此说,也就带着二人往外走去。刚走出大帐不远,只见一众兵士推着一身是血的牵秀迎面走来。牵秀虽疼得说不出话来,但还是不住地盯着孙筠和八哥,直到二人从视线中消失。
陆云领着她们来到营后,眼前忽然现出几百面鼓来。孙筠不明就里,只好低声问道:“军中是该有军鼓不假,可二哥囤了这么多军鼓要来做什么?”
陆云还以为孙筠有了什么了不得的发现,等到听清了她的话后只是泰然道:“几年不见,筠妹怎么连这种小事都大惊小怪。‘鼓钟将将,淮水汤汤。’王爷已定下不日将由二哥率军西征,几十万人行军自然要以军鼓晓谕各地,如此才有王师风范。”
孙筠见陆云如此漫不经心的的解释不由暗自心。兵者诡道,二十万大军出师怎可如此堂堂行事。更何况出自《诗经》的这首《小雅˙鼓钟》后面一句就是“忧心且伤”,这个时候陆云引用这样的句子实属不祥。可是眼下实在无法再劝说这对兄弟,孙筠只好默然不语,静静地跟在陆云身后出了军营的后门。
司马颖的大军驻扎城外,为方便营中将校出入邺城,便在营后就近开了后门,孙筠和八哥这次随陆云来到城门自然比先前要便利许多。几人来到城门,守卫见是陆云自然闪出道路。大家正要继续前行,不想城门洞里却闪出一名小校,来到陆云面前施礼道:“想不到居然是难得一见的陆将军进城,下官这厢有礼了。”
孙筠见面前居然是一个全身戎装的胡人,不仅胡子连着鬓角,脑后还有大把扎着的辫子,这人不仅面容粗犷,就是人也比常人高出半个头去。孙筠正暗自纳闷为何司马颖会用一个胡人把守城门时,前面的陆云已说道:“石大人免礼,本将军不过是带两个亲眷进城去与家中妻儿相会,到家中坐坐就回营中了。”
那石大人听罢,忙又拱手道:“想不到将军如此勤勉,偶尔才进城一次,旋即又要回去操持军务。将军回营时还请帮下官给大都督带声好。”
陆云只回道:“那是自然。”
石大人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这才朝身后大声喝道:“来人,给陆将军闪出一条路来,让他和家人进城!”
这一声喊果然有效,守门的兵卒马上齐刷刷地分列两旁让出条路来。孙筠和八哥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随着陆云进了城。路上孙筠本想问问这古怪的城门守卫是什么来头,可是陆云一路上一直默不作声。直到过了一处府邸后,陆云才对她说道:“筠妹你刚才在王府门前一直不停地问我,吓得我汗都冒处来了。”
孙筠回头望了望身后几乎要消失的宅邸,有些不屑地说道:“堂堂成都王府居然跑到了邺城,不知道原来的陈留王府现在何处呢。”
陆云吓得忙捂住孙筠的嘴巴,这才压低声音道:“筠儿你都是当娘的人了,如今怎么还这样口无遮拦。”
孙筠从来没被人这样无理地对待过,一扭身就从陆云手中抽出来,而后一声不吭,只气急败坏地瞪着这位三哥。陆云生怕这位三小姐再惹出什么乱子,忙又拉起她急急地向前走去,可没走几步又被孙筠挣开手臂,虽然这次没有像方才那样立在原地不动,但陆云走在前面也听得见孙筠在身后气急败坏喘着粗气的声音。所幸陆家府邸离王府还不算远,没走出多远孙筠就被拉进一扇大门。
到了内室,陆云命人奉上茶粥,又让妻子贺氏找来嫂子顾氏和几个孩子。陆机长子陆蔚已近弱冠之年,次子陆夏虽还年幼几岁,但和乃兄一般都已显露出当年陆家兄弟北上洛阳时那般勃发英姿。陆云膝下两个女儿虽然要小一些,但也都过了及笄的年纪。孙筠问可否许了什么人家,陆机这边却只答眼下时局不好,不如再等等看。
待到几个孩子退出内室,陆云又让人换上茶来,只留了两家的夫人相商。此时孙筠方才的火气已经全消,可是仍旧不愿理睬陆云,只问两位夫人对几个孩子有什么打算。贺氏这边始终推托相让,到底还是陆机夫人顾氏先开口道:“蔚儿和夏儿眼看着都快成人,他爹正想着先让老大来年跟在身旁在军中听用,至于老二还要再晚两三年再说。这几年年景不大好,虽说他爹也可托人举荐,可是毕竟要去洛阳才好办事,故此也只好先放一放。眼下两个孩子每日只在家练习些剑法,多看些兵书,以后便好辅佐他父亲。”
贺氏见妯娌这边开口,便也说道:“我家不比兄长家里,只有两个年纪渐长的女儿,这两年只要能寻得两个好人家就是了。”
孙筠见三嫂如此说,不觉有些奇怪,“如今两位兄长都居于邺城,和王爷还有他下面的幕僚比邻而居,这些人中不乏文臣武将,怎么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家?”
贺氏闻听立时语塞,到底还是陆云从旁解围,“筠妹有所不知,我与二哥投靠王爷尚不足两年,与他手下的臣属还不十分熟悉。现在大家又都滞留邺城,孩子们的终身大事也就耽搁了下来。”
孙筠见陆云如此作答,刚刚平息的火气又生出了几分,“今日我和八哥在军中当面都见识了王爷的臣僚是如何蔑视你们兄弟的,两个孩子找不到婆家的缘故不言自明,三哥难道还要对此一直回避下去吗?”
陆云显然被说中了一直不愿面对的心事,但面对夫人和嫂子,他仍旧不得不强行挽回些颜面,“王爷掾属江统、蔡克等人一直都与我家亲善,两家早已有意缔结婚约,家中小女并非难以嫁人。”
孙筠见陆云又要气急败坏,也只好缓和些口气说道:“江、蔡二人不过是两个久不得志的小官,先前在太子和齐王手下都作过,后来太子与齐王先后故去这才投到成都王门下。今日军中的情形想来两位兄长看的清楚,明明就是王粹仗着身后有弘农王家撑腰唆使牵秀给二哥难堪,虽然被打了二十军棍,只怕现在真如二哥所说的那样在王府中告状呢。”
两位夫人被孙筠这样一说登时面露惊惧之色,贺氏扯着陆云便问道:“难不成今天王家人又在军中闹事了?”
陆云没有回答妻子,而是脸上露出些扭曲的痛苦表情,有些埋怨地对孙筠道:“方才筠妹还说小女婚配之事,怎么扯着扯着就扯到军中的事情上去。大哥让你们大老远来难道就为了看这些不愉快吗?” ↑返回顶部↑
陆机早知道他踩着点赶到必定也会和牵秀一样颠倒黑白,且他自恃出身大族当然不会把自己放在眼里,于是也就不再和他理论,只淡淡说道:“北中郎将如果对本大都督的军令有异议,可同冠军将军一道去找王爷理论。不过眼下既然是本将军带兵,诸位只能依令行事。今日之事到此为止,如果再有人言,便同牵秀一道拉出去责打二十军棍。”说完,便拂袖让兵士拖牵秀下去。
王粹见陆机已然发怒,也不好再继续硬顶,只好悻悻离去。
孙筠见自己初入军中就惹来这样一场风波,不由心生歉意,见旁人都已离去,方才对陆机道:“想不到才着一会儿工夫就给二哥惹来这么多麻烦,小妹先对您说声抱歉。”
一直没有吭声的陆云见兄长仍旧余怒未消,只好在一旁对孙筠解释道:“筠妹初来乍到自然不知道这里形势的险峻,其中的道理方才来时我已说得清楚,要不是兄长还对朝廷和王爷抱有一颗赤诚之心,怎还会在这里受这许多闲气。”
孙筠也知不可继续待在军中徒生是非,和八哥对望一眼后便说道:“既然如此,还请二哥派人带我出营见见城中家人,也好了却一番心愿,总不至于白跑一趟。”
陆机无法,只好对陆云说道:“眼下军中我还无法走开,那就劳烦士龙带她们进城去见见内人和几个孩子。”
陆云见兄长如此说,也就带着二人往外走去。刚走出大帐不远,只见一众兵士推着一身是血的牵秀迎面走来。牵秀虽疼得说不出话来,但还是不住地盯着孙筠和八哥,直到二人从视线中消失。
陆云领着她们来到营后,眼前忽然现出几百面鼓来。孙筠不明就里,只好低声问道:“军中是该有军鼓不假,可二哥囤了这么多军鼓要来做什么?”
陆云还以为孙筠有了什么了不得的发现,等到听清了她的话后只是泰然道:“几年不见,筠妹怎么连这种小事都大惊小怪。‘鼓钟将将,淮水汤汤。’王爷已定下不日将由二哥率军西征,几十万人行军自然要以军鼓晓谕各地,如此才有王师风范。”
孙筠见陆云如此漫不经心的的解释不由暗自心。兵者诡道,二十万大军出师怎可如此堂堂行事。更何况出自《诗经》的这首《小雅˙鼓钟》后面一句就是“忧心且伤”,这个时候陆云引用这样的句子实属不祥。可是眼下实在无法再劝说这对兄弟,孙筠只好默然不语,静静地跟在陆云身后出了军营的后门。
司马颖的大军驻扎城外,为方便营中将校出入邺城,便在营后就近开了后门,孙筠和八哥这次随陆云来到城门自然比先前要便利许多。几人来到城门,守卫见是陆云自然闪出道路。大家正要继续前行,不想城门洞里却闪出一名小校,来到陆云面前施礼道:“想不到居然是难得一见的陆将军进城,下官这厢有礼了。”
孙筠见面前居然是一个全身戎装的胡人,不仅胡子连着鬓角,脑后还有大把扎着的辫子,这人不仅面容粗犷,就是人也比常人高出半个头去。孙筠正暗自纳闷为何司马颖会用一个胡人把守城门时,前面的陆云已说道:“石大人免礼,本将军不过是带两个亲眷进城去与家中妻儿相会,到家中坐坐就回营中了。”
那石大人听罢,忙又拱手道:“想不到将军如此勤勉,偶尔才进城一次,旋即又要回去操持军务。将军回营时还请帮下官给大都督带声好。”
陆云只回道:“那是自然。”
石大人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这才朝身后大声喝道:“来人,给陆将军闪出一条路来,让他和家人进城!”
这一声喊果然有效,守门的兵卒马上齐刷刷地分列两旁让出条路来。孙筠和八哥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随着陆云进了城。路上孙筠本想问问这古怪的城门守卫是什么来头,可是陆云一路上一直默不作声。直到过了一处府邸后,陆云才对她说道:“筠妹你刚才在王府门前一直不停地问我,吓得我汗都冒处来了。”
孙筠回头望了望身后几乎要消失的宅邸,有些不屑地说道:“堂堂成都王府居然跑到了邺城,不知道原来的陈留王府现在何处呢。”
陆云吓得忙捂住孙筠的嘴巴,这才压低声音道:“筠儿你都是当娘的人了,如今怎么还这样口无遮拦。”
孙筠从来没被人这样无理地对待过,一扭身就从陆云手中抽出来,而后一声不吭,只气急败坏地瞪着这位三哥。陆云生怕这位三小姐再惹出什么乱子,忙又拉起她急急地向前走去,可没走几步又被孙筠挣开手臂,虽然这次没有像方才那样立在原地不动,但陆云走在前面也听得见孙筠在身后气急败坏喘着粗气的声音。所幸陆家府邸离王府还不算远,没走出多远孙筠就被拉进一扇大门。
到了内室,陆云命人奉上茶粥,又让妻子贺氏找来嫂子顾氏和几个孩子。陆机长子陆蔚已近弱冠之年,次子陆夏虽还年幼几岁,但和乃兄一般都已显露出当年陆家兄弟北上洛阳时那般勃发英姿。陆云膝下两个女儿虽然要小一些,但也都过了及笄的年纪。孙筠问可否许了什么人家,陆机这边却只答眼下时局不好,不如再等等看。
待到几个孩子退出内室,陆云又让人换上茶来,只留了两家的夫人相商。此时孙筠方才的火气已经全消,可是仍旧不愿理睬陆云,只问两位夫人对几个孩子有什么打算。贺氏这边始终推托相让,到底还是陆机夫人顾氏先开口道:“蔚儿和夏儿眼看着都快成人,他爹正想着先让老大来年跟在身旁在军中听用,至于老二还要再晚两三年再说。这几年年景不大好,虽说他爹也可托人举荐,可是毕竟要去洛阳才好办事,故此也只好先放一放。眼下两个孩子每日只在家练习些剑法,多看些兵书,以后便好辅佐他父亲。”
贺氏见妯娌这边开口,便也说道:“我家不比兄长家里,只有两个年纪渐长的女儿,这两年只要能寻得两个好人家就是了。”
孙筠见三嫂如此说,不觉有些奇怪,“如今两位兄长都居于邺城,和王爷还有他下面的幕僚比邻而居,这些人中不乏文臣武将,怎么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家?”
贺氏闻听立时语塞,到底还是陆云从旁解围,“筠妹有所不知,我与二哥投靠王爷尚不足两年,与他手下的臣属还不十分熟悉。现在大家又都滞留邺城,孩子们的终身大事也就耽搁了下来。”
孙筠见陆云如此作答,刚刚平息的火气又生出了几分,“今日我和八哥在军中当面都见识了王爷的臣僚是如何蔑视你们兄弟的,两个孩子找不到婆家的缘故不言自明,三哥难道还要对此一直回避下去吗?”
陆云显然被说中了一直不愿面对的心事,但面对夫人和嫂子,他仍旧不得不强行挽回些颜面,“王爷掾属江统、蔡克等人一直都与我家亲善,两家早已有意缔结婚约,家中小女并非难以嫁人。”
孙筠见陆云又要气急败坏,也只好缓和些口气说道:“江、蔡二人不过是两个久不得志的小官,先前在太子和齐王手下都作过,后来太子与齐王先后故去这才投到成都王门下。今日军中的情形想来两位兄长看的清楚,明明就是王粹仗着身后有弘农王家撑腰唆使牵秀给二哥难堪,虽然被打了二十军棍,只怕现在真如二哥所说的那样在王府中告状呢。”
两位夫人被孙筠这样一说登时面露惊惧之色,贺氏扯着陆云便问道:“难不成今天王家人又在军中闹事了?”
陆云没有回答妻子,而是脸上露出些扭曲的痛苦表情,有些埋怨地对孙筠道:“方才筠妹还说小女婚配之事,怎么扯着扯着就扯到军中的事情上去。大哥让你们大老远来难道就为了看这些不愉快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