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两要员问柳(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琅对陈牧一会儿叫一个孩子就来考教一番颇为不满,因为旅途烦闷的不止陈牧一人。
  上次和郭大用搭伴去豫章郡,名义上是去筹粮,实际是躲避哀章了。两次目的不同,旅途中的心境自是不同。
  徐琅拿着一件石质围棋盘,此棋局呈正方形,盘下有四足,局面纵横各十七道。缠着陈牧要与之手谈一番。
  东汉的马融曾在《围棋赋》中云:“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陈聚士卒兮,两敌相当”。
  这围棋在两汉的时候,是世家子弟必备的技艺。古人口中所称的“棋琴书画”,这棋便是围棋。
  此行宜阳,与人手谈那自是必定的科目。徐琅想要对奕,那就正好练练手,以免到了宜阳贻笑大方。
  后世的围棋棋盘为十九路,那便是有三百六十一个落子点;而徐琅所携棋盘为十七路,那便是有二百八十九个落子点。
  二者相差了七十二个棋子,难度也是有所不同。
  几局下来,徐琅面如死灰。
  徐琅不知道的是,陈牧从小跟随父亲练习棋艺。父子俩常常一下就是半天,那是他们用来交谈的最好方式。
  “你这个妖人!”徐琅气的丢了棋盘,翻身下车,任陈牧怎么叫也不肯钻进陈牧的马车里了。
  没人打搅更好,陈牧就拿出电纸书,细细的阅读起来。这是他与自己出生的那个时期保持联系的唯一方式。
  来到这一世已经九个月了,陈牧逐渐被这个时代同化。
  是否彻底的融入,陈牧心里是没有设限的。只是习惯在拉着他放慢脚步,这是一种对过往的怀念,对自己的慰藉。
  无论如何,陈牧不想太多干涉这个时代,不想留下暴力和血腥。
  他唯一想留下的,是将对时空的追问、对自然的探索、对人性的讨论、对真理的追求这些将人类与野兽区别开来的思想之火种,播散在公元一世纪的华夏大地。
  而要实现这个理想,就必须培养起来适合理想扎根的土壤。
  在此之前,陈牧先要做的就是让土壤之上的人们活下去。
  这九个月来,陈牧一直忙于此事,不管从医曹事,还是做郡官吏,他都是为这个目的奔忙。忙到忘记了思考,忘记了取悦自己。
  直到柳姬用自己的温柔打开了他的心缝,直到此刻躺在马车上边走边思索未来——两千年前的未来。
  犹太谚语云: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陈牧不知道,此刻他的思考上帝有没有看到,毕竟西方的神应该暂时还管不到东方这片土壤。
  但是他知道,一千九百年后的落后,其因是种在了两千年前。
  这便是他此行的目的。
  先秦很多哲人大贤也做过同样的事情,有的高居庙堂、有的束之高阁、有的溟入尘泥、有的改头换面、有的横行无忌……
  有的压根儿没有出现。
  陈牧要做的就是把一颗没有在华夏大地上出现过的种子,播种在这里。小心的培育种子能够发芽的温床,期待在坚船利炮出现之前,华夏的文明的技术之躯,长出科学探索的翅膀。
  经过近十几天的跋涉,陈牧一行终于到达了宜阳——这座久负盛名的都市。
  作为帝国的东都,宜阳城终于昭示了汉民族在农耕文明史上的强大与自信。整齐的街道、统一的坊市、高大的建筑、不同服饰的外族人士,无不向外人道出这里的包容与大度、繁盛与朝气。
  这才是王朝气象,陈牧在心里暗自感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