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王大尹起意(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三醒来第一句话就是,狗日的王福,欺人太甚!
  在陈牧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之后,他反倒冷静了下来。这个王福比不得别人,乃是陛下的亲侄子。虽说陛下也通过仇吉之口给自己转达了他会为自己背书的承诺,但真要拿陛下的皇侄开刀,恐怕也是割了卵蛋敬神,人疼死了,神也给得罪了的下场。
  再者说,在造纸工坊的复产时,陈牧为了筹措资金,本就留了尾巴。现在被王福抓住了这个尾巴,也是自己当时操之过急。不过,在酿酒这个事情上,他王福也的确是太贪了些。
  陈牧思前想后,最后决定自己亲去河间一趟。既然人家已经出招了,自己不接招也不行。
  陈牧拜请羽林骑都尉李龄将二百太子中盾军士全部整队,由李龄亲自率领,护送陈牧前往河间。陈牧此举不言自明,李龄立即就去安排军士们整装待发。
  陈牧捧了陛下的诏书,换了钟辛夷新盥洗的官衣,鲜衣怒马的前往河间郡。
  现已时至盛夏,农人皆忙于夏收。陈牧看着满目随风摆动的麦黍,心里感慨万千。很难想象去岁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场景。
  到了河间府,陈牧径直就去了郡署衙门。
  二百匹骏马从街道中呼啸而过造成的动静早已惊动了郡署的掾史们,当陈牧在郡署衙门口翻身下马的时候,王福早已满脸堆笑在仪门前恭候了。
  陈牧好的就是这个效果,只有在气势上压倒了对手,谈判桌上才能出现比较满意的结果。
  到了大堂分主次分别落定之后,王福不等陈牧开口,自己就先以后进的身份向陈牧请教起问题来了。
  比如如何更好的解决纸张泛黄的问题,比如如何扩大造纸原料的问题,比如纸张的防潮问题等等。
  陈牧闻言笑眯眯的回答了王大尹的虚心请教,不过就是用了很多后世人才能听的懂的词。比如他是这样回答王福关于如何扩大原料选材问题的:
  任何富含不易降解多糖物质的原料经过脱胶降脂再矽化均可完成在粗粒径分解物的初步筛选基础上的帚化,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只可惜王福只能听懂后半句问题能够解决,但关于如何解决的办法他没明白陈牧在讲什么。当然那些字好像他都能写出来,但是组合在一起他就不知道陈牧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了,是完全听不懂的那种。
  当然宾主双方还是在友好亲切的氛围中互相交换了意见,并表达了双方将在今后的合作关系中继续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双方同意在进一步扩大双边合作关系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探讨。最后陈牧对河间郡对造纸工坊收归郡有的先进做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王福也对酿酒作坊继续发挥民间资本的构想表达了自己最新的认识和支持。
  就这样宾主尽欢而散,为此次会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果各自向对方表达了祝贺,并约定将类似的思想交流活动持续做大做强。
  陈牧还没到家,陈九就被狱曹的人送回了家。与赵三的奄奄一息相比,陈九仅仅是饿的瘦了几斤肉而已。
  到了后半夜,崔旗悄悄地带了一个人潜进了陈牧的卧房。自从老陈洪去了代郡,柳姬又有了身孕之后,崔旗就实际成了陈府的管家。这小子虽然年纪轻轻,但为人甚为伶俐,待人接物很有分寸。
  崔旗带来的人正是市掾曹珪,他一进门就爬在陈牧的脚下痛哭失声。
  陈牧没好气的在他的屁股上狠狠的踹了一脚,扑哧笑道:“起来吧,别演戏了,本官就没有怀疑你。”
  曹珪闻言一骨碌就爬了起来,又惊又喜的问道:“大人为何如此信任小人?”
  陈牧笑道:“凭你没有将造纸的关键技术告诉王大尹。”
  曹珪大嘴一咧,嘿嘿笑道:“大人明鉴!”
  曹珪接着将王福如何盯上造纸作坊、如何派兵驻守、如何以郡署衙门的名义与客商订立协议的行为一一向陈牧做了汇报。
  陈牧当初为了及早筹措资金,是在原有官方的造纸作坊上进行的改造。所以王福将其收纳归郡署也是有法可依,并不完全是巧取豪夺。这一点陈牧是了然于胸的。
  所以今天在大堂谈判时,陈牧就毅然决然的选择将造纸作坊让给王福,王福也当场表示酿酒作坊他不再惦念,毕竟这个作坊是陈牧以陈九的名义做的,他就是想抢也不太好找理由。
  不过让陈牧没有想到的是,前期造纸业的收益被曹珪给藏匿了下来,王福并没有搜去多少。只不过这段时间王福盯得很紧,他没法将其转运出来。
  陈牧闻言大喜,最近治河到了关键时期,任何资金流入都是对陈牧的大力支持。他立刻命令李龄持太子节钺以巡查造纸工坊的名义将藏在原料库房的钱币全部运出。
  曹珪对王福无耻霸占造纸坊的做法无比愤慨,既然现在王福已完全得逞,他恳求陈牧此次回去将他也征至河防署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