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变傻4(2 / 3)
这时节快要入冬,天有些冷了,行李也带的厚。小院周边的树林已经橙红一片,落叶纷纷。顾越在周围种下的胡椒和桂花树都近成熟,气味很是芬芳。
“等回来应该就要下雪了。”顾越说道,踩着脚蹬上了马车。
“会早一点。”顾栩拉住他的手,把他拽上来。
“等下雪,给你做胡辣汤喝,咱们的胡椒总算结籽了。”顾越坐进车里,两只手自然松开了。
“好。”顾栩低头看着自己的手。
顾越的至尊胡辣汤之梦才进行了不到百分之五。
胡椒两年前就种下,后来又因为空间不足,移到了林子里。可能是北方的水土不适合或者顾越不会养,这两棵藤一直蔫巴巴的,不正经长。
用胡椒枝条扦插了几个新株,倒是都生根了,只是生长实在缓慢,不知是不是气候的问题。
直到今年才显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来。
除了胡椒,其他的部分顾越都已经研究的差不多。牛肉胡辣汤是没戏,北秦的牛肉不能乱吃;只能考虑猪肉、羊肉替代,或者做白胡辣汤。
海带丝和粉条又是两个要研究的问题。
摇了摇头,把这些不要紧的事抛在脑后,顾越看向窗外。秋日之景确实萧瑟,但仍有气势磅礴的美感。田间的黍实金黄似海,很多农人在田间割黍,一片繁忙之象。
玉米已经传入北秦,但种植的人不多,洛南道一带依旧以小麦和黍子为主。
“再有几个月就过年了,要不是咱们身上这么多事情,我还真想在洛阳过年。”顾越说道,他对过年回家这种事没什么概念。
顾栩自然也不对顾家村有什么眷恋。对他好的人都死了,村长与北灯叔几个只要串门子就足够。
有这个人的地方才是他的家。
顾栩摸了摸鼻尖。
这种日子,一直继续下去。
……
洛阳,杭豆书局。
“老板,这是印的第一版未解之谜,按您要求做了三个款式,您看看。”总局管事带着一叠书册进了镇苏杭的书房。
“我看看。”镇苏杭接过来。
第一本就是普通的线装硬皮书,镇苏杭细细检查了封皮封底,没什么问题,但丢到一边。
“这个过于普通了。”他点评道。
第二本是上下翻页的,这是镇苏杭提出的设计之一,但拿在手里翻了翻,觉得这样的模式还是不太适合北秦土着,故而也排除。
最后一本落在手上,镇苏杭挑了挑眉:“这是谁想的?”
这是本折页书,封皮像另外两本一样用了细绢包裹,上面有提花。如此展开来,每页有未解之谜故事一则,还有一些工笔图画,排版格外细致。
总局管事道:“是个刚来的美工。”杭豆书局不让冒领功劳,否则惩罚很严重。
“哦!一会儿叫来我见见。”镇苏杭道。
“好的老板,那就定这一版了?”管事问。 ↑返回顶部↑
“等回来应该就要下雪了。”顾越说道,踩着脚蹬上了马车。
“会早一点。”顾栩拉住他的手,把他拽上来。
“等下雪,给你做胡辣汤喝,咱们的胡椒总算结籽了。”顾越坐进车里,两只手自然松开了。
“好。”顾栩低头看着自己的手。
顾越的至尊胡辣汤之梦才进行了不到百分之五。
胡椒两年前就种下,后来又因为空间不足,移到了林子里。可能是北方的水土不适合或者顾越不会养,这两棵藤一直蔫巴巴的,不正经长。
用胡椒枝条扦插了几个新株,倒是都生根了,只是生长实在缓慢,不知是不是气候的问题。
直到今年才显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来。
除了胡椒,其他的部分顾越都已经研究的差不多。牛肉胡辣汤是没戏,北秦的牛肉不能乱吃;只能考虑猪肉、羊肉替代,或者做白胡辣汤。
海带丝和粉条又是两个要研究的问题。
摇了摇头,把这些不要紧的事抛在脑后,顾越看向窗外。秋日之景确实萧瑟,但仍有气势磅礴的美感。田间的黍实金黄似海,很多农人在田间割黍,一片繁忙之象。
玉米已经传入北秦,但种植的人不多,洛南道一带依旧以小麦和黍子为主。
“再有几个月就过年了,要不是咱们身上这么多事情,我还真想在洛阳过年。”顾越说道,他对过年回家这种事没什么概念。
顾栩自然也不对顾家村有什么眷恋。对他好的人都死了,村长与北灯叔几个只要串门子就足够。
有这个人的地方才是他的家。
顾栩摸了摸鼻尖。
这种日子,一直继续下去。
……
洛阳,杭豆书局。
“老板,这是印的第一版未解之谜,按您要求做了三个款式,您看看。”总局管事带着一叠书册进了镇苏杭的书房。
“我看看。”镇苏杭接过来。
第一本就是普通的线装硬皮书,镇苏杭细细检查了封皮封底,没什么问题,但丢到一边。
“这个过于普通了。”他点评道。
第二本是上下翻页的,这是镇苏杭提出的设计之一,但拿在手里翻了翻,觉得这样的模式还是不太适合北秦土着,故而也排除。
最后一本落在手上,镇苏杭挑了挑眉:“这是谁想的?”
这是本折页书,封皮像另外两本一样用了细绢包裹,上面有提花。如此展开来,每页有未解之谜故事一则,还有一些工笔图画,排版格外细致。
总局管事道:“是个刚来的美工。”杭豆书局不让冒领功劳,否则惩罚很严重。
“哦!一会儿叫来我见见。”镇苏杭道。
“好的老板,那就定这一版了?”管事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