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三章 雪夜归途(2 / 4)
“孔父嘉……他怎敢如此?”宋公压抑着心中怒火,咬牙切齿地说道。
见自己的劝谏奏效,太宰大人决定乘胜追击,火上浇油。
于是,他又对宋公说道:“君上可仔细想来。这几年来,哪次出征为战不是大司马提出来的,可咱们又赢过几次?连年的征伐,宋国的军力越来越弱,生民也早已怨声载道。可那些愚民又哪里知道这些主意都是大司马出的。他们只会把民生多艰这样的苦难怪罪在君上头上。等到有一天他孔父嘉做了不臣之事,谋逆篡位,还能恬不知耻地打着为民除害的旗号。大司马的心当真是歹毒不堪!”
原本,此刻的宋公便正气恼于大司马的恃功傲物、目无君主。
这时,太宰华父又不断地在一旁煽风点火。
宋公怒气更盛,拍案而起,高声怒骂道:“老匹夫!竟然如此欺我良善!我定杀之而后快。”
看到宋公这个样子,太宰华父便知道大司马已没了翻身的余地。
见自己目的已经达到,太宰大人又刻意以退为进,劝和道:“君上息怒。大司马虽然可恶,对我宋国之事却也还算尽心竭力。这也是为何老臣这些年来不曾直言进谏的原因。只是这次交战,两军胜败太过蹊跷,老臣才不免有些担心而已。不妨,君上召大司马回都。将此事问个清楚。”
其实,他又哪里是不愿进谏。彼时大司马风头正盛,他在宋公面前说这些,宋公只会觉得他是嫉妒大司马,才进谗言污蔑。
而此时,却大不相同。
大司马马失前蹄,在前线惨败,再加上无名和公子突制造出来的假象,让宋公不得不对大司马产生了怀疑。
怀疑出嫌隙,嫌隙成裂痕,裂痕终将演变成不可跨越的隔阂与鸿沟。
听罢太宰华父的劝说,宋公不仅没有冷静下来,反而更加恼怒起来。他沉声说道:“太宰大人是宽仁之辈,此事还在为那个匹夫说好话。可太宰大人却不知,那匹夫这些年来对太宰大人是如何的不留情面。”
正中下怀。
太宰华父要的便是这个效果。
他与大司马两人不和已久,互相都在对方背后说过不少坏话。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彼此的评价才显得不那么客观。
今日若是太宰大人一味地把罪责都推给大司马。宋公确实会对大司马怒火更甚。可等到他冷静下来后,便会对太宰的话产生怀疑。
那样一来,即便宋公对大司马心存疑虑,也会因为这是太宰挑拨的而有所保留。
相反,太宰大人此时逆向为之,在宋公对大司马怨恨不已之时为大司马说话。不仅不会让宋公改变对大司马的态度,反而会让宋公更加确信太宰的说法。
虚者实也,实者虚也。
一旦宋公听进了太宰为大司马的求情,就意味着他也听进去了太宰大人之前所说的一切。
“华父大人,你退下吧。寡人这就命人召大司马回都城来。”宋公神情阴郁地说道。
“那前线那边的战事怎么办?”太宰大人适时问道。
“派少司马去。”宋公冷漠地说道。
话音刚落,殿外风起。靠近殿门的烛火晃了一阵,随即熄灭。
……
灯火点燃,营帐中黑幕褪去。公子突回想着刚才无名向自己交代的事情。忽然对明天的战事又有了信心。
“只要大司马孔父嘉一走,宋国便不足为惧。”公子突暗暗想道。
计划着后几日作战的部署,不知不觉中已然天亮。 ↑返回顶部↑
见自己的劝谏奏效,太宰大人决定乘胜追击,火上浇油。
于是,他又对宋公说道:“君上可仔细想来。这几年来,哪次出征为战不是大司马提出来的,可咱们又赢过几次?连年的征伐,宋国的军力越来越弱,生民也早已怨声载道。可那些愚民又哪里知道这些主意都是大司马出的。他们只会把民生多艰这样的苦难怪罪在君上头上。等到有一天他孔父嘉做了不臣之事,谋逆篡位,还能恬不知耻地打着为民除害的旗号。大司马的心当真是歹毒不堪!”
原本,此刻的宋公便正气恼于大司马的恃功傲物、目无君主。
这时,太宰华父又不断地在一旁煽风点火。
宋公怒气更盛,拍案而起,高声怒骂道:“老匹夫!竟然如此欺我良善!我定杀之而后快。”
看到宋公这个样子,太宰华父便知道大司马已没了翻身的余地。
见自己目的已经达到,太宰大人又刻意以退为进,劝和道:“君上息怒。大司马虽然可恶,对我宋国之事却也还算尽心竭力。这也是为何老臣这些年来不曾直言进谏的原因。只是这次交战,两军胜败太过蹊跷,老臣才不免有些担心而已。不妨,君上召大司马回都。将此事问个清楚。”
其实,他又哪里是不愿进谏。彼时大司马风头正盛,他在宋公面前说这些,宋公只会觉得他是嫉妒大司马,才进谗言污蔑。
而此时,却大不相同。
大司马马失前蹄,在前线惨败,再加上无名和公子突制造出来的假象,让宋公不得不对大司马产生了怀疑。
怀疑出嫌隙,嫌隙成裂痕,裂痕终将演变成不可跨越的隔阂与鸿沟。
听罢太宰华父的劝说,宋公不仅没有冷静下来,反而更加恼怒起来。他沉声说道:“太宰大人是宽仁之辈,此事还在为那个匹夫说好话。可太宰大人却不知,那匹夫这些年来对太宰大人是如何的不留情面。”
正中下怀。
太宰华父要的便是这个效果。
他与大司马两人不和已久,互相都在对方背后说过不少坏话。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彼此的评价才显得不那么客观。
今日若是太宰大人一味地把罪责都推给大司马。宋公确实会对大司马怒火更甚。可等到他冷静下来后,便会对太宰的话产生怀疑。
那样一来,即便宋公对大司马心存疑虑,也会因为这是太宰挑拨的而有所保留。
相反,太宰大人此时逆向为之,在宋公对大司马怨恨不已之时为大司马说话。不仅不会让宋公改变对大司马的态度,反而会让宋公更加确信太宰的说法。
虚者实也,实者虚也。
一旦宋公听进了太宰为大司马的求情,就意味着他也听进去了太宰大人之前所说的一切。
“华父大人,你退下吧。寡人这就命人召大司马回都城来。”宋公神情阴郁地说道。
“那前线那边的战事怎么办?”太宰大人适时问道。
“派少司马去。”宋公冷漠地说道。
话音刚落,殿外风起。靠近殿门的烛火晃了一阵,随即熄灭。
……
灯火点燃,营帐中黑幕褪去。公子突回想着刚才无名向自己交代的事情。忽然对明天的战事又有了信心。
“只要大司马孔父嘉一走,宋国便不足为惧。”公子突暗暗想道。
计划着后几日作战的部署,不知不觉中已然天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