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五十二章 螟蛉之子(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接着,项安继续解释道:“君上临位不久,先父便去了。只留下母亲和尚在腹中的我。父亲临去世之前,留下遗愿,让我出生之后,认项大人为义父,亦入项家宗室,不再以熊姓芈氏自居。”
  “这又是所为何故?”端木易不解道。
  项安回忆着往事,面色凝重:“父亲有两重意思。一来,我入项家之门后,便算是与王公贵族彻底划清了界限。我对君位没有威胁,楚公便也不会再为难我。二来,义父为了守护父亲,几十年来始终未曾婚配,更没有后嗣传承。因此,把我交给义父。也是为了成全他的后继有人。”
  “那你父亲这里不就相当于无子了吗?”端木易不懂芈离的做法。因为他想不明白,得是什么样的感情,才能让他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但听项安答道:“我最初懂事之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开始也与先生是同样的想法,认为太过不妥。毕竟存后一事,太过重要。哪有什么感情,足以让一人放弃自己的后人,来成全另一人。可后来,我渐渐明白了。对于义父来说,无论先父怎么去补偿他,都不为过……”
  这个答案,让端木易对芈离和项兖之间的关系更加好奇起来。
  想起曾经问起两人之间的事来,两人总是三缄其口,端木易便向项安打听起来:“我以前听公子离提起过项大人与他之间的渊源,但始终没有解释清楚。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
  项安沉默了片刻,终于开口说道:“义父他……不是楚人……”
  端木易虽然有些意外,但却并不惊讶。因为楚人并不排外,虽然外来之人不能位极人臣,但想在楚国生活下去,却也并不困难。
  谁知,项安紧接着又说道:“确切的说,他不是楚地华人,而是南荆蛮族。”
  “他是蛮人?!”
  这下,端木易倒是大吃一惊。荆楚多蛮夷,南蛮子虽然生活在楚地,却一向于楚人互不干涉,更加不会甘心平白无故地在楚人手下为奴。
  只听项安缓缓解释道:“嗯……楚国虽据有南荒广阔之地,国中却诸族杂居。这些南蛮子虽未蒙开化,但素来好勇斗狠,因此管理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先前的历代楚公都以怀柔之策安抚之,可即便如此,南蛮依旧屡屡生事。因此,自大楚若敖始,至霄敖、蚡冒,再到如今的楚王,都不断地开辟山林,教化诸民,对于生事的南蛮部族,则剿而灭之。若敖十七年,西南诸蛮作乱,大楚往而征之。那一年,先父公子离未满十岁,却也跟着一同前去平乱。”
  说到这里,项安顿了顿,脸上多了几分垂怜之色,想必是那场战事异常悲壮。即便只是听前人诉说,也已足够让他心中不忍。
  果然,项安继续讲起了那场战争来:“两军战得极为惨烈,江水被尸骨截断,青山被鲜血染红,叛乱的南蛮部族几乎被灭族。只有一个少年留了下来,那便是义父。”
  “照你这么说,项大人的族人都死于楚人手里。他又怎么会甘心在楚国寄人篱下?”端木易诧异道。
  项安摇摇头,回答道:“说来也是机缘巧合。义父并非叛乱的部族之人,他的族人也死在那个部族手里。楚人这么一来,反倒是替义父报了仇。楚军在屠杀叛军部落的时候,也将义父当做了敌人,本来就要将其斩杀,是先父出面救了他。”
  “原来如此……怪不得当年我问起项大人的此事时,他会闭口不言。灭族之祸,独活之苦,只有经历的人才会懂……”说着,端木易想起了自己的经历。不由得心中生起同病相怜之感。
  见端木易忽然脸色变得悲戚,项安以为他也只是感慨于项兖的苦难,便也双眉颦蹙,接着说道:“嗯。先父得知义父的凄惨身世以后,也对他颇为照顾。也正因如此,义父便对先父更加的忠心耿耿、肝脑涂地。”
  听罢项安的话,端木易不由得感慨道:“为人主者,心怀宽仁,为人仆者,忠肝义胆。这样的主仆关系,当真羡煞旁人。后来呢?”
  “后来的事情,就和先生有关了……”项安说着,把目光再次投向端木易身上。
  “和我有关?”端木易一脸茫然。
  “先生刺杀了当时的楚公,公子坎继位,先父被迫远走他乡。”项安平淡地解释道。
  这时,端木易才明白项安说得是何事,赶忙面有愧色地说道:“啊,此事当真是惭愧……”
  但见项安依然神色平淡,说道:“也怪不得先生。这条路本就充满着淋漓的鲜血,欲行其道者,也该早已学会直面惨淡的人生。只是,义父他……”
  “项大人怎么了?”端木易追问道。
  项安目光中再次浮现出感伤之色,说道:“义父那时已经娶有妻室,而那夜,义母正是临盆之时。义父为了保护先父,撇下了他们。”
  “没想到我那时走错的一步,竟害了这么多人。项大人居然也从未因为此事对我有过怨恨……”
  得知自己无意间竟害得项兖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端木易更加自责起来。
  项安在一旁说道:“义父为人虽然粗糙,但却明辨是非。他不怪你,是因为他知道你也是受了别人的蒙蔽,并非有意为之。不过此后,义父心中便始终有着一个解不开的结,在那之后,他便再也不论婚配之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