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箭东来(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子奋剑东指,三军移师所向。
  擂鼓声起,旌旗摇动,呼喝声直上云霄。
  天子军队气冲斗牛,声威大振。郑国兵马奋勇直前,不遑多让。
  两军开战,中军的车兵作为先锋发起了第一轮冲阵。
  一轮交锋之后,双方互有损伤。
  回到原位的两军兵马再次列阵,擂鼓声更响。
  第二轮重振即将开始,场间却发生了变化。
  西面,天子的军队列阵整齐,向着郑军推进而来。
  而东面,郑军的军阵这里却突然变换了阵型。
  原本列阵成行的车队瞬间拆分过来,结成一簇簇较小的队伍。
  这些车马以二十五架为一编,纵横各五架,以当中的那家车马为队伍的中心,向内靠拢。
  没二十五编又为一阵,同样是五纵五横那般排列。
  每架车辇之上,又有三名甲士。
  居于左者,称车左,又名“甲首”,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长,负责用弓矢射杀敌人。
  居于右者,称“车右”,又名“参乘”,执戈或矛,主击刺,专门负责在两车错毂格斗时用长矛、大戟等兵器杀伤对方乘员。
  当中的是御者,负责驾车。
  战车舆侧,还插放着各种有柄的格斗兵器,如戈、殳、戟、酋矛、夷矛等。以备急用。
  千余名甲士,皆为士族,无一平民。
  而在车与车之间,编与编之隙,又有持戈甲士弥缝缺漏。
  甲士每五人又为一伍,一伍随于一车,五伍随于一编。
  如此列阵,车马交错于外,兵卒错杂其间。层层相叠、簇簇相接,有若鱼龙锦麟,繁复瑰丽,故号“鱼丽”阵法。
  这“鱼丽”阵法,便是无名献给郑伯的第三策。
  天子的军队见到郑军的阵型突变,不知其中奥妙,仍旧全力来袭。却不想,才只是一交锋,天子之师便吃了大亏。
  原来,这“鱼丽”之阵虽然复杂,却极为好用。尤其适合这种排兵布阵的君子之战。
  两军车驾对冲后,只要有车上的甲士伤亡,紧随其后的步兵甲士便可以随时补上。如此一来,郑军的车马队伍便有着源源不断的兵力补给。
  而另外一边的天子之师,就显得捉襟见肘。
  随着一次次的冲阵,车上的甲士伤亡越来越多。
  很快,便已有半数的车马失去了继续战斗的能力。
  而因为阵型仍是保持着原来的车兵在前,步兵于后的形式。因此,一时间,后面的步兵根本来不及补上。
  于是,几轮下来,天子麾下的车兵已经溃不成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