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箭东来(3 / 4)
天子受伤吃痛,仰面倒于车辇之上。
这样的情形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心惊不已,他们都在好奇,究竟是什么人,敢向着天子射出这一箭。
只有郑伯,似乎对此并不意外。
他当然不会意外,因为这一箭,本就是他交代给祝聃去做的。
这,也是无名献出的最后一策。
大战的胜利并不足以宣告王权的衰落。只有天子的鲜血才能昭示霸主的诞生。
可乱世依旧有乱世的规矩。大周的王权还未至覆灭之时,盲目地置天子于死地,无异于是犯了众怒。
但如果只是让天子受一点伤,那一切便就又不一样了。
因为只要天子不死,则天下仍然有着名义上的主人。
而天下有主,则诸侯无所争。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韬光养晦。因为崭露头角只会让天子注意到你,然后借你之力去攻伐郑国。
如此一来,便是吃力不讨好。
只要天子活着,诸侯们便注定各怀心思,难以齐心协力。
因为谁也不想倾全国之力地去征战,却把赢来的成功拱手让人。
为他人,终究比不过为自己。
一箭东来,让周天子倒下了。
从此,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却即将开始。
以一国之力,胜天子之师,不逐北,方使诸侯惧。以一箭之能,伤天子之体,不杀生,则令诸侯疑。
繻葛之战,郑伯在战略和战术上同时获得了胜利。这之后,周王室的天下彻底分崩离析,而郑国的霸主地位也逐渐确立完成。
……
八月下旬,郑国军队终于从繻葛战场顺利班师都城。
此战的全胜,让郑国的威名彻底在天下竖立起来。
而为了给天子最后再留一丝颜面,在返程的路上,郑伯便派遣了祭足到洛邑去探视天子。
此时凯旋之师方至都城,祭足只怕还没从洛邑归来,所以对于此战的庆祝,郑伯打算再往后推迟上几天。
但对于军队的犒赏仍是宜早不宜迟。
于是,抵达郑都后,所有将领便直接虽郑伯入了宫城。
在一番论功行赏之后,诸将方才各自离开宫城。
出宫之后,公子突当然是直奔自己的府邸而去。
一路未曾停歇,因为他要急着回去见一个人。
依然是黄杨树下、偏僻小宅。 ↑返回顶部↑
这样的情形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心惊不已,他们都在好奇,究竟是什么人,敢向着天子射出这一箭。
只有郑伯,似乎对此并不意外。
他当然不会意外,因为这一箭,本就是他交代给祝聃去做的。
这,也是无名献出的最后一策。
大战的胜利并不足以宣告王权的衰落。只有天子的鲜血才能昭示霸主的诞生。
可乱世依旧有乱世的规矩。大周的王权还未至覆灭之时,盲目地置天子于死地,无异于是犯了众怒。
但如果只是让天子受一点伤,那一切便就又不一样了。
因为只要天子不死,则天下仍然有着名义上的主人。
而天下有主,则诸侯无所争。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韬光养晦。因为崭露头角只会让天子注意到你,然后借你之力去攻伐郑国。
如此一来,便是吃力不讨好。
只要天子活着,诸侯们便注定各怀心思,难以齐心协力。
因为谁也不想倾全国之力地去征战,却把赢来的成功拱手让人。
为他人,终究比不过为自己。
一箭东来,让周天子倒下了。
从此,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却即将开始。
以一国之力,胜天子之师,不逐北,方使诸侯惧。以一箭之能,伤天子之体,不杀生,则令诸侯疑。
繻葛之战,郑伯在战略和战术上同时获得了胜利。这之后,周王室的天下彻底分崩离析,而郑国的霸主地位也逐渐确立完成。
……
八月下旬,郑国军队终于从繻葛战场顺利班师都城。
此战的全胜,让郑国的威名彻底在天下竖立起来。
而为了给天子最后再留一丝颜面,在返程的路上,郑伯便派遣了祭足到洛邑去探视天子。
此时凯旋之师方至都城,祭足只怕还没从洛邑归来,所以对于此战的庆祝,郑伯打算再往后推迟上几天。
但对于军队的犒赏仍是宜早不宜迟。
于是,抵达郑都后,所有将领便直接虽郑伯入了宫城。
在一番论功行赏之后,诸将方才各自离开宫城。
出宫之后,公子突当然是直奔自己的府邸而去。
一路未曾停歇,因为他要急着回去见一个人。
依然是黄杨树下、偏僻小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