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分 赃(2 / 3)
安老爷难免愧赧,只好合上两片嘴皮,算是怕了这女汉子。
下到半山腰后,把绿嫣和安逸、安虎唤来,分给夜叉队一百五十具死尸,余者归安家军,吩咐搬空洞里的钱粮,把曹贼的尸首也运回城去。
安逸问那些死尸怎么处理?安宁说,刨两个大坑,人、虎分别,就地掩埋。想了想,又说:“挖个大坑埋虎群,那些叛兵,也是爹娘生养的,还是一个一个单独埋葬的好。先刨好坑,等提调大人察验后,让他们入土为安。“
两人带着二十名壮汉,来到兕牛的尸首处,清刨出来后,要他们想法把这庞然大物弄回县衙。
安排完这里的事后,小两口驰回了城里,毕竟还有许多大事在等着这少年知县拿主意。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向提调大营和几处山寨报捷,明天是腊月二十九,为了在大年三十摆庆功宴,连夜派出几路人马,分赴各处报捷和护送两位上司及自家的亲眷前来。
安宁原来打算把妻妾全部接到城里来,子楣撅嘴不乐,丹晨请他再考虑一下,认为叛乱初平,还是稳妥为好。
最后定下只让夫人张芷梅与王元维和张谋一两位大人同行,明天赶到城里来。
听到前线大获全胜,王、张二位大人哪有睡意,忙着亲临庄园,请夫人连夜动身,马不停蹄,一路疾行,要不是芷梅的坐轿行得慢,哪能这半晌午才到。
稍息歇了歇腿,二位大人又传命押出江文一众死囚,由他们指认了曹贼的尸首后,又要安知县带路,到所谓的战场去视察。
有铁练扶手的那道陡壁,王元维还抖抖簌簌的爬了上去,瀑布后的那道峭壁,他却再也不敢攀爬了。按昨天晚上的商议,由安虎陪着张谋一和那几个武士,到洞穴去察验人、虎尸首,就便吹嘘一番——
无非是昨日黎明,趁寒雾弥漫,叛兵猝不及防什么的,反正不是由安知县亲口说的,算不得欺骗上司。
王大人扯着安知县踱到那棵虬松下,居然说假话不脸红,撒谎也不拟草稿,口若悬河,涛涛不绝的哼出给南浦道署衙门的捷报——
什么王元维、张谋一亲率大军,安宁身先士卒,冒着如雨的滚石檑木、箭矢弩炮,在伤二百余、亡三百余的情况下,毙曹贼以下二千余叛兵,生擒三十余伪大臣,一网打尽“巫咸国“乱贼。
安宁愕然,暗忖咱几个昨天商议半夜,还深恐露馅,这不是小巫见大巫吗!忍不住弱弱地问了一句:“这、这么报,张大人同意吗?“
王元维呵呵一笑:“我是文官,哪里晓得这些军武行道上的脏烂事儿,我这样说,你懂的。“
安老爷抿嘴一笑,这也与咱唆使安虎去吹嘘如出一辙,如果这假水踩翻了,谁相信这文官会在军事上捣鬼。
“可是、可是我只伤亡了十多位兄弟呀?“这安知县也胡诌了。
“朝廷有规定,阵亡者每人抚恤银子二百两,伤残者根据致残程度,平均也有百多两呢!贵县不会跟银子过不去吧?“
“这报捷公文谁来执笔?我猎户出身,识字不多呢。“
“自然由我执笔,谁让我是主帅,又是文官呢?只是贵县和张大人也要署名才行,呵、呵,那些个伤亡士卒的名单,却是要贵县报来。“
安宁点着头,无意中觑见这虬松下满地的松针,下意思抬起头来望着那裂口的枝桠,忆起昨夜的恶梦以及与子楣在枝桠上消魂的感受,痴痴的憨态十足,陷入了无语之中。
王元维难免好奇,动问之下,安宁嘴皮子一碰,不假思索地回道:“下官昨晚上曾在这里大战了一场呢!“
王大人很感兴趣,上看下瞧,居然一本正经地说道:“这虬松值得大书特书,应该在此勒石为碑,刻上'安知县宁,曾血战于此',让贵县的神勇,彪炳史册。“
子楣本来与众人远远的立着看山听水,见这两人在虬松下指指点点,想起昨夜的事,便蹑手蹑脚的潜了过来,正听到王元维说啥“血战于此“,顿时脸飘桃花,狠狠的剜了安宁一眼,这女汉子接过话来,挖苦着讥讽道:
“啥子血战哦,只是脓战罢了!“
“明白了,不想扬名也行,改成张千总谋一曾在此......“
“呃!呃!呃!不兴乱说的!“安、章二人忙窘促着叫了起来,王元维一楞,瞧了瞧两人的神态,又望着虬松打量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什么,拍了拍巴掌,呵呵大笑起来。
安宁赧然无语,子楣却是窘促羞矜,转身飞奔而去。
晚饭前,有三位官员署名的报捷公文,已经用八百里加急发往南浦,并议定所谓的伤亡抚银,几位道台的卫士每人拿千两,余下的三人平分。 ↑返回顶部↑
下到半山腰后,把绿嫣和安逸、安虎唤来,分给夜叉队一百五十具死尸,余者归安家军,吩咐搬空洞里的钱粮,把曹贼的尸首也运回城去。
安逸问那些死尸怎么处理?安宁说,刨两个大坑,人、虎分别,就地掩埋。想了想,又说:“挖个大坑埋虎群,那些叛兵,也是爹娘生养的,还是一个一个单独埋葬的好。先刨好坑,等提调大人察验后,让他们入土为安。“
两人带着二十名壮汉,来到兕牛的尸首处,清刨出来后,要他们想法把这庞然大物弄回县衙。
安排完这里的事后,小两口驰回了城里,毕竟还有许多大事在等着这少年知县拿主意。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向提调大营和几处山寨报捷,明天是腊月二十九,为了在大年三十摆庆功宴,连夜派出几路人马,分赴各处报捷和护送两位上司及自家的亲眷前来。
安宁原来打算把妻妾全部接到城里来,子楣撅嘴不乐,丹晨请他再考虑一下,认为叛乱初平,还是稳妥为好。
最后定下只让夫人张芷梅与王元维和张谋一两位大人同行,明天赶到城里来。
听到前线大获全胜,王、张二位大人哪有睡意,忙着亲临庄园,请夫人连夜动身,马不停蹄,一路疾行,要不是芷梅的坐轿行得慢,哪能这半晌午才到。
稍息歇了歇腿,二位大人又传命押出江文一众死囚,由他们指认了曹贼的尸首后,又要安知县带路,到所谓的战场去视察。
有铁练扶手的那道陡壁,王元维还抖抖簌簌的爬了上去,瀑布后的那道峭壁,他却再也不敢攀爬了。按昨天晚上的商议,由安虎陪着张谋一和那几个武士,到洞穴去察验人、虎尸首,就便吹嘘一番——
无非是昨日黎明,趁寒雾弥漫,叛兵猝不及防什么的,反正不是由安知县亲口说的,算不得欺骗上司。
王大人扯着安知县踱到那棵虬松下,居然说假话不脸红,撒谎也不拟草稿,口若悬河,涛涛不绝的哼出给南浦道署衙门的捷报——
什么王元维、张谋一亲率大军,安宁身先士卒,冒着如雨的滚石檑木、箭矢弩炮,在伤二百余、亡三百余的情况下,毙曹贼以下二千余叛兵,生擒三十余伪大臣,一网打尽“巫咸国“乱贼。
安宁愕然,暗忖咱几个昨天商议半夜,还深恐露馅,这不是小巫见大巫吗!忍不住弱弱地问了一句:“这、这么报,张大人同意吗?“
王元维呵呵一笑:“我是文官,哪里晓得这些军武行道上的脏烂事儿,我这样说,你懂的。“
安老爷抿嘴一笑,这也与咱唆使安虎去吹嘘如出一辙,如果这假水踩翻了,谁相信这文官会在军事上捣鬼。
“可是、可是我只伤亡了十多位兄弟呀?“这安知县也胡诌了。
“朝廷有规定,阵亡者每人抚恤银子二百两,伤残者根据致残程度,平均也有百多两呢!贵县不会跟银子过不去吧?“
“这报捷公文谁来执笔?我猎户出身,识字不多呢。“
“自然由我执笔,谁让我是主帅,又是文官呢?只是贵县和张大人也要署名才行,呵、呵,那些个伤亡士卒的名单,却是要贵县报来。“
安宁点着头,无意中觑见这虬松下满地的松针,下意思抬起头来望着那裂口的枝桠,忆起昨夜的恶梦以及与子楣在枝桠上消魂的感受,痴痴的憨态十足,陷入了无语之中。
王元维难免好奇,动问之下,安宁嘴皮子一碰,不假思索地回道:“下官昨晚上曾在这里大战了一场呢!“
王大人很感兴趣,上看下瞧,居然一本正经地说道:“这虬松值得大书特书,应该在此勒石为碑,刻上'安知县宁,曾血战于此',让贵县的神勇,彪炳史册。“
子楣本来与众人远远的立着看山听水,见这两人在虬松下指指点点,想起昨夜的事,便蹑手蹑脚的潜了过来,正听到王元维说啥“血战于此“,顿时脸飘桃花,狠狠的剜了安宁一眼,这女汉子接过话来,挖苦着讥讽道:
“啥子血战哦,只是脓战罢了!“
“明白了,不想扬名也行,改成张千总谋一曾在此......“
“呃!呃!呃!不兴乱说的!“安、章二人忙窘促着叫了起来,王元维一楞,瞧了瞧两人的神态,又望着虬松打量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什么,拍了拍巴掌,呵呵大笑起来。
安宁赧然无语,子楣却是窘促羞矜,转身飞奔而去。
晚饭前,有三位官员署名的报捷公文,已经用八百里加急发往南浦,并议定所谓的伤亡抚银,几位道台的卫士每人拿千两,余下的三人平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