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6章为天地立心,必成为国子监宗旨(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国子监內,助教司马才章手持一份还带著墨香的《大唐日报》,快步走到孔颖达面前,神情颇为激动。
  “孔祭酒,下官以为,燕王殿下此言,足以作为我等国子监的办学之本,当刻碑立於监门,以示天下学子。”
  孔颖达捻著鬍鬚,目光深邃。
  他对这几句话早已烂熟於心,甚至反覆用儒家典籍加以印证。
  “天地无心,人有心。这心,依老夫之见,正是成就仁者的博爱之心,与先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教诲一脉相承。故而,这为天地立心的说法,老夫深以为然。”
  显然,即便司马才章不提,孔颖达也已打算借这股东风,將此句口號在士林中推崇光大。
  毕竟,这可是李想多年来,头一次说出如此契合儒家大义的话,儘管李想本人的心思未必在此。
  “祭酒所言极是。”司马才章顺势说道:“孟子亦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殿下这句为生民立命,正与孟子之言遥相呼应。若以此为宗旨,国子监的地位与境界,必將攀至新的高峰,任谁也无法指摘其崇高。”
  司马才章的学问见识,本不输孔颖达分毫,只是家世门第所限,才屈居助教之位。
  “至於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颖达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气魄宏大,將儒学经典奉为绝学,以之为万世太平的根基,此理吾亦认同。”
  “但是。”他话锋一转,指了指报纸,“此文的註解,將诸子百家尽数纳入往圣之列,此乃大谬!你须切记,在国子监內,绝不可如此宣讲。所谓绝学,唯我儒家经典,其他百家杂说,尤其是那些奇技淫巧,断不可混入其中。”
  孔颖达虽欣赏李想的口號,却绝不接受李想赋予的广义解释。
  在他看来,唯有將这口號牢牢地框定在儒学的范畴之內,才是最无懈可击的正道。
  至於李想在报纸上的那番解释,不过是牵强附会罢了。
  “孔祭酒,您且宽心,国子监乃是圣人学问之根基,这一点我比谁都清楚。但观狮山书院有燕王殿下撑腰,要另闢蹊径,阐发新说,我等亦是无计可施。”
  “哼!若论在士林中的声望,十个观狮山书院也及不上我国子监。我们只需广邀儒林同道,以正视听,届时天下人自然会明辨是非。”
  孔颖达心意已决,此番论战,他绝不能有半分退让!
  而这场风波的始作俑者李想,此刻却藏身於燕王府的別院之中,暂避风头。
  除了偶尔前往观狮山书院的温泉庄子泡个澡,便深居简出。
  他很清楚,自己拋出的那两个论调已然掀起了滔天巨浪。
  李想素来信奉行事要雷厉风行,为人则需谨小慎微。
  他已然察觉到,李承乾与李泰投向自己的目光愈发不善,简直视他为心腹之患。
  倘若那两位殿下尚未分出高下,反而先联手將自己剷除,那可就貽笑大方了。
  ……
  长安城坐拥地利之便。
  秦琼以大唐皇家军校都督的身份,对此地的军事价值洞若观火。
  单说这山林拉练,便极为便利,將一眾学员往城外百里一放,便是最能磨练人的深山老林。
  “段二哥,这是最后一块乾粮饼了,吃完这个,咱们就得全靠狩猎来填肚子了。”
  与段移石同队的乔单从行囊里掏出最后的口粮,神情颇为凝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