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6章张阿难拿打火机给李世民解闷(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此刻的大明宫,却因长孙皇后的病势缠绵而气氛凝重,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在宫廷之上。
  “陛下,燕王府新进献了一件奇巧之物,名为打火机,或可为您解闷一二。”
  张阿难察言观色,见李世民心情鬱结,便从袖中取出一件精致的物事,恭敬地呈到御前。
  这些时日君王愁容不展,他好不容易寻到个由头,便主动提了出来。
  “打火机?”
  这个新颖的词汇,果然成功地將李世民的思绪从沉重中拉了回来。
  “正是,此物乃是一种引火的机巧。无论风吹雨淋,只需扳动机关,便有火苗应声而出,极为便利。”
  “朕记得,前些时候军事学院在野外操练,似乎就因火摺子受潮出了紕漏,还折损了兵士?”
  “陛下明鑑。翼国公为此时还特意在《大唐日报》上刊出悬赏,遍求良策。听闻这打火机,便是观狮山书院为解此难题而制,正合了那悬赏之意。”
  张阿难既然敢拿此物来逗天子开怀,自然是把前因后果都打探得一清二楚。
  “既然是军校所需,想儿倒总算把心思用在了正途上,办了件实事。”
  无需张阿难多言,李世民便知,观狮山书院的背后,定有李想的影子。
  这並非说此物製造起来有多艰难,而是这份化繁为简的巧思,非寻常工匠所能想及。
  就如用铁锅炒菜一般,事后看来简单至极,可在此之前,又有谁能想到,这简单的改变竟能催生出全新的美味呢?
  ……
  与此同时,北疆的定襄城,繁华之景日新月异。
  笔直坚固的水泥路,將它与京师长安的距离缩短了不止一半。
  作为丝绸之路上新的枢纽,定襄城无时无刻不在迎接著南来北往的商旅。
  人流匯聚之地,便是百业兴旺之所。
  如今,这座人口早已突破五十万的雄城,已是当之无愧的北境第一大城。
  身为定襄刺史的上官仪,近来的公务可谓张弛有度。
  城中万事都已走上正轨,他只需按部就班,便能维持这一方繁荣。
  今日,在听取了胡商阿卡萨关於草原贸易的匯报后,他便放鬆下来,隨意閒聊起来。
  “阿卡萨,我听说你在北市开的那家酒肆,生意很是兴隆啊?”
  “府君明鑑,若论定襄城的食肆,德香楼自然是首屈一指,可那里的消费也著实高昂,非寻常百姓所能承受。偏偏它的菜餚味美绝伦,极受追捧。属下便在想,能否取其精髓,开办一间价位適中的酒楼。”
  阿卡萨说得坦然,因为不论是马周还是上官仪,都从未限制过归附的胡人经营自己的產业,甚至对此颇为鼓励。
  想让胡人对大唐死心塌地,最牢靠的纽带终究是利益,而非空洞的仁义说教。
  “此言不虚。德香楼之所以能在定襄立足,关键便在於他们对香料的运用已臻化境。原本膻味浓重的牛羊肉,到了他们手上,总能变成一道道席上珍饈。”
  上官仪对德香楼並不陌生,早在长安时便是座上宾,如今德香楼开到定襄,他亦时常光顾。
  “正是。这几年,香料在草原上的地位,快要赶上食盐和茶叶了,人人都爱。但它的价钱对牧民来说依旧不菲,更麻烦的是,如何使用香料也是个学问。许多牧民不得其法,胡乱搭配,效果天差地別,这也阻碍了香料进一步普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