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离婚 3(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签就签!谁怕谁啊!没有你这个娘们,老子还不能过日子了!”
  陈三郎的彪劲又上来了,看也不看协议的内容,抓起笔就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好啊,恭喜你现在自由了!”英花突然感到鼻子酸酸的,她差点哭了出来。
  陈三郎这个王八蛋,简直就是拿婚姻当儿戏啊!既然是这样,为什么当初还要苦苦的追求自己呢?
  难道是她英花做错了吗?没有给老公改过自新的机会?
  英花认为自己的这次坚持是对的,就算这次轻易的放了陈三郎,但狗改不了吃屎,他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犯下去。
  迟痛不如早痛,现在就结束孬好还没有什么损失。
  将来如果陈三郎继续搞这一出,再和他的姘头把公司的资产给卷跑了,那她和儿子落个人财两空,可就苦死了。
  上海滩上,这样无情的负心汉真是太多了。
  夫妻一起辛苦打拼挣下的家业,结果全让三享受了,英花才不会去做这样的傻村妇呢!
  英花拟的这份协议,大致的内容时这样的。
  她并没有让陈三郎净身出门,英花觉得这样做没意思,而且陈三郎也绝对不会同意的。
  整个三郎装卸的原有业务,包括装卸、运输、水泥代理商业务,全部归陈三郎。
  建筑分公司和公司账户的结余现金,归英花和儿子所有。
  英花享有儿子的监护权。
  这份协议看上去很公平,她没有占陈三郎半点便宜。其实英花有自己的考虑。
  在跟着工程队施工的这段时间,英花看到过一篇关于发达国家建筑业发展趋势的分析报告。
  在国外,混凝土集中搅拌和配送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主流的发展趋势。
  这样既环保,又可以使得混凝土的水泥配比在源头上把关,以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如果按照这样的一种发展模式,水泥的人工装卸行业和专业的水泥代理业很快就会被淘汰了,而建筑业才是未来国内的朝阳产业。
  日本等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了50平,而整个大上海,现在的人均居住面积还不到10个平方。
  那未来,整个大上海的建筑业该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啊!
  所以英花做生意的眼光,是陈三郎永远也跟不上的。
  后来国内城市建筑市场的发展,也完全印证了英花的判断。
  混凝土搅拌站,代替了现场作业,罐装水泥车代替了肩背人扛。
  进入21世纪后,十几个面目全非的工人,坐在粉尘弥漫的水泥车上满大街奔弛的画面,在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再也看不到了。
  陈三郎和英花一样,都是很强势、认准的事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个性。
  错也认了,也真心的悔改了,英花还是抓住自己的辫子不放,那一起过日子就没啥意思了。
  大路朝各走半边,离开英花,他陈三郎照样可以混得风风光光。
  所以这两个犟脾气的夫妻,注定了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