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幸福来 1(2 / 3)
教学闲暇之余,一起打打球、搓搓麻,或者结伴远游、畅谈人生。/p>
罗永福有什么心结,也喜欢向这位哲学家的老伙计倾诉。/p>
“老罗啊,其实进入4o岁之后,这样的纠结和失落我们每个人都有啊!十八年寒窗苦读,满腹经纶无从施展。每月收入比农民工稍微好那么一点,能不痛苦吗?但是其根源并不是我们的钱不够用,而是源于我们的思考。我能认识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期望什么,人到底是什么。呵呵,这就是康德哲学中所说的”终极关怀””。/p>
一次打球归来,听着罗永福的倾诉,老王给老伙计点上一支烟,从专业的角度给他指点起迷津来。/p>
“所以人类所有的痛苦都源于思考,人类一思考上帝都笑,真是这么回事啊!我们身边幸福感最强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傻不拉几、不愿思考的家伙。其实这类人活的最真实,他们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啦!古今中外搞哲学的人脑子出毛病的最多,都是因为考虑问题太多的缘故,我真担心将来自己也成了神经病啊!”老王哈哈的笑了起来。/p>
“我准备开一门西域哲学史的公选课,老罗,欢迎你过来捧场,你的终极思考或许从这门课里可以找到答案!”/p>
两位老友就此分手,各回各家去了。/p>
没想到从王大哲学家那边找到的答案尽然是思考为痛苦的根源,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分析下去,世人们干脆都做目不识丁的白痴算了。/p>
思考才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笛卡尔都说过,我思故我在。/p>
罗永福真担心这个老伙计用他自己的那一套哲学思想,去误人子弟。/p>
“老罗,我感觉你需要充实充实自己了,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做。你不是喜欢文学吗?可以试试网络作者这条路子,既不影响现在的工作又不影响家庭生活。”/p>
还是老婆乌日娜理解自己,她知道罗永福目前的心理问题就是出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上,需要找一个出路、思想的突破口。/p>
“南疆这块的资源条件多好啊!你看兵团文化、西域文化、丝路文化,都是取之不竭的文明宝库。老罗,你真要是没事干,就搞点创作吧!这样自己也会充实一点,也符合你的身份。”/p>
这一会乌日娜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对!搞创作!罗永福茅塞顿开。/p>
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p>
用自己的笔著一部春秋,创造一个时代,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大时代。/p>
让一度滞塞的思想的溪流,汇聚成奔腾的大海,这才是一位中年知识分子应该干的事情。/p>
从此以后,罗永福一度浮躁焦虑的内心开始慢慢的沉淀了下来。/p>
大学图书馆的一角,开始出现了他沉思落寞的身影。/p>
哲学家老王《西域哲学史》每周一次的晚间公选课上,这个老伙计真的夹个笔记本过来听课了。/p>
每次来的时候,罗永福都会选在最后一排不显眼的地方安静的坐下来。/p>
有时候老王整节课上下来,也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p>
而旁边的同学们,则把他当成哪位前来听课的领导了。/p>
大家都是奔着修学分来的,所以每次前来听课的学生寥寥无几。/p>
即使给老王的面子,来到教室了,但不是玩手机,就是备战考研或公务员考试。/p>
真正认真听讲的学生,一个也没有。/p>
在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古典哲学就是无用的学问。哪位还愿意在这样的学问上花心思啊!/p>
老王本来满腔的热情,为这门课做了精心的准备。/p>
但看到这样的场景,也心灰意冷了起来,哲学家的雄辩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p>
这样的教学活动,对于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心理折磨。/p> ↑返回顶部↑
罗永福有什么心结,也喜欢向这位哲学家的老伙计倾诉。/p>
“老罗啊,其实进入4o岁之后,这样的纠结和失落我们每个人都有啊!十八年寒窗苦读,满腹经纶无从施展。每月收入比农民工稍微好那么一点,能不痛苦吗?但是其根源并不是我们的钱不够用,而是源于我们的思考。我能认识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期望什么,人到底是什么。呵呵,这就是康德哲学中所说的”终极关怀””。/p>
一次打球归来,听着罗永福的倾诉,老王给老伙计点上一支烟,从专业的角度给他指点起迷津来。/p>
“所以人类所有的痛苦都源于思考,人类一思考上帝都笑,真是这么回事啊!我们身边幸福感最强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傻不拉几、不愿思考的家伙。其实这类人活的最真实,他们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啦!古今中外搞哲学的人脑子出毛病的最多,都是因为考虑问题太多的缘故,我真担心将来自己也成了神经病啊!”老王哈哈的笑了起来。/p>
“我准备开一门西域哲学史的公选课,老罗,欢迎你过来捧场,你的终极思考或许从这门课里可以找到答案!”/p>
两位老友就此分手,各回各家去了。/p>
没想到从王大哲学家那边找到的答案尽然是思考为痛苦的根源,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分析下去,世人们干脆都做目不识丁的白痴算了。/p>
思考才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笛卡尔都说过,我思故我在。/p>
罗永福真担心这个老伙计用他自己的那一套哲学思想,去误人子弟。/p>
“老罗,我感觉你需要充实充实自己了,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做。你不是喜欢文学吗?可以试试网络作者这条路子,既不影响现在的工作又不影响家庭生活。”/p>
还是老婆乌日娜理解自己,她知道罗永福目前的心理问题就是出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上,需要找一个出路、思想的突破口。/p>
“南疆这块的资源条件多好啊!你看兵团文化、西域文化、丝路文化,都是取之不竭的文明宝库。老罗,你真要是没事干,就搞点创作吧!这样自己也会充实一点,也符合你的身份。”/p>
这一会乌日娜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对!搞创作!罗永福茅塞顿开。/p>
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p>
用自己的笔著一部春秋,创造一个时代,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大时代。/p>
让一度滞塞的思想的溪流,汇聚成奔腾的大海,这才是一位中年知识分子应该干的事情。/p>
从此以后,罗永福一度浮躁焦虑的内心开始慢慢的沉淀了下来。/p>
大学图书馆的一角,开始出现了他沉思落寞的身影。/p>
哲学家老王《西域哲学史》每周一次的晚间公选课上,这个老伙计真的夹个笔记本过来听课了。/p>
每次来的时候,罗永福都会选在最后一排不显眼的地方安静的坐下来。/p>
有时候老王整节课上下来,也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p>
而旁边的同学们,则把他当成哪位前来听课的领导了。/p>
大家都是奔着修学分来的,所以每次前来听课的学生寥寥无几。/p>
即使给老王的面子,来到教室了,但不是玩手机,就是备战考研或公务员考试。/p>
真正认真听讲的学生,一个也没有。/p>
在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古典哲学就是无用的学问。哪位还愿意在这样的学问上花心思啊!/p>
老王本来满腔的热情,为这门课做了精心的准备。/p>
但看到这样的场景,也心灰意冷了起来,哲学家的雄辩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p>
这样的教学活动,对于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心理折磨。/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