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1 / 2)
消息被辗转传了出去,萧如雪大吃了一惊,她与父亲商议送上官琳入宫,本就是冲着上官璃去的。可也不曾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你说是上官琳太无用,还是惠妃太厉害……都是一个家门出来的,走的路怎么就这般不同。”萧如雪似自叹地问着身侧的春瑾。
春瑾琢磨了一番,答道:“奴婢觉得这把火烧得太快了些。按说,皇上刚刚宠幸了美人,怎么说也不会转眼就翻了脸。”
“不错,皇上的性子本宫也算了解,这点子事儿也犯不着惩处得这么重。惠妃也是,纵容上官琳失状,好歹是自己亲妹妹,那掌嘴二十下手重了些……后头也不见她求情,这不是成心让上官琳恨死她这个姐姐么……呵。”萧如雪想着,不由心情大好,既然火已经点燃了,就干脆再等等,火候到的时候,那可是会伤人的。
“听甘露宫的人说,皇上当时只问了一句,你竟然敢在鸣翠宫闹事?这么看来,皇上对惠妃娘娘,果真看重。”
萧如雪心头一涩。这就是后宫女人的命,你有皇上宠爱,得小心受着旁人的恨意。没有皇上的宠爱,明明悲伤却依旧要保持微笑。
她闭了闭眼,过了半响,才吩咐道:“去,将宫里的消息模糊些告诉上官夫人,本宫可是听说,她不怎么喜欢惠妃。知道自己的宝贝女儿吃了亏,想讨个说法也是人之常情……”
春瑾应声:“奴婢这就去办。”
而章氏得到消息,大哭一场后,径自去想法子暂且不提。
……
处置了上官琳,梁元劭当夜便留宿在了鸣翠宫。自打那日伤了上官璃的心,二人之间便有一种若有似无的间隔。这次处置上官琳,也未尝不是起了补偿的心思。
“臣妾怀着身孕,皇上还是去别的妃嫔那儿歇着吧。”上官璃见梁元劭有留夜的心思,当即劝道。
梁元劭哪里看不出她的别扭,若是旁人,他定不会花这么些心思,可对着上官璃,他总有几分不舍:“爱妃这是要将朕往外推了?”
上官璃摇了摇头:“臣妾不敢。”
“你还是怪朕那日忽略了你们母女的身子……朕已经保证了,再也不会利用你。更何况,朕还替你赶走了上官琳,也算是替你和你娘出了口气。于情于理,你也不必和朕使性子了。”身为一国之君,难得软下性子哄人,上官璃也只好见机就收。
她福了福身道:“臣妾不敢怪皇上。”
勾起她的下颚,梁元劭在她唇边落下一吻:“好了,咱们早些歇着吧。”
红纱暖帐,一夜了无痕。
……
后宫的是是非非在梁元劭看了不过是些微的波澜,而真正让他烦心的,却是现下的“举孝廉”。
“举孝廉”乃是梁元劭登上大位后,为积累民心所定下的策略。将民间颇有声望的忠孝廉洁之人纳入朝廷,既能够让这些出自民间的人才为百姓办事,亦可对科举朝堂形成一种监督。
可近来却有些传言,说是这“举孝廉”不过是朝廷收取银钱的手段。这话自然不是从朝堂上听来的,而是苏知寒上的奏则。
梁元劭心下一沉,召苏知寒入宫一问,才知道他所言怕是属实了……
“照你这么说,在苏州已然出了一桩人命官司?”
苏知寒拱手一拜:“是,微臣的同窗当初落榜归乡,而后辗转到了苏州,入了府衙当了一名师爷。前些时日他传信与微臣,说的正是这一桩案子。”说着,苏知寒从袖中拿出二人所写书信,呈报圣听。
梁元劭打开一看,上头写着那苏州知府贪赃枉法,并利用“举孝廉”一事,大行受贿之事。而苏州一名孝廉子弟不服气,前往苏州府衙状告。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可他们却是心狠,怕他进京告御状,竟然派人活活将那孝廉子弟打死。
若当真如书信上写的这样,那就是真正的买.官卖.官了……
“消息属实?”
见梁元劭面色沉了下来,苏知寒也愈发郑重:“此人为人正直,想来所言是实。若是皇上有所怀疑,便派人前去暗查一番便是。想来那苏州知府再厉害,也不会封住全苏州百姓的口。” ↑返回顶部↑
“你说是上官琳太无用,还是惠妃太厉害……都是一个家门出来的,走的路怎么就这般不同。”萧如雪似自叹地问着身侧的春瑾。
春瑾琢磨了一番,答道:“奴婢觉得这把火烧得太快了些。按说,皇上刚刚宠幸了美人,怎么说也不会转眼就翻了脸。”
“不错,皇上的性子本宫也算了解,这点子事儿也犯不着惩处得这么重。惠妃也是,纵容上官琳失状,好歹是自己亲妹妹,那掌嘴二十下手重了些……后头也不见她求情,这不是成心让上官琳恨死她这个姐姐么……呵。”萧如雪想着,不由心情大好,既然火已经点燃了,就干脆再等等,火候到的时候,那可是会伤人的。
“听甘露宫的人说,皇上当时只问了一句,你竟然敢在鸣翠宫闹事?这么看来,皇上对惠妃娘娘,果真看重。”
萧如雪心头一涩。这就是后宫女人的命,你有皇上宠爱,得小心受着旁人的恨意。没有皇上的宠爱,明明悲伤却依旧要保持微笑。
她闭了闭眼,过了半响,才吩咐道:“去,将宫里的消息模糊些告诉上官夫人,本宫可是听说,她不怎么喜欢惠妃。知道自己的宝贝女儿吃了亏,想讨个说法也是人之常情……”
春瑾应声:“奴婢这就去办。”
而章氏得到消息,大哭一场后,径自去想法子暂且不提。
……
处置了上官琳,梁元劭当夜便留宿在了鸣翠宫。自打那日伤了上官璃的心,二人之间便有一种若有似无的间隔。这次处置上官琳,也未尝不是起了补偿的心思。
“臣妾怀着身孕,皇上还是去别的妃嫔那儿歇着吧。”上官璃见梁元劭有留夜的心思,当即劝道。
梁元劭哪里看不出她的别扭,若是旁人,他定不会花这么些心思,可对着上官璃,他总有几分不舍:“爱妃这是要将朕往外推了?”
上官璃摇了摇头:“臣妾不敢。”
“你还是怪朕那日忽略了你们母女的身子……朕已经保证了,再也不会利用你。更何况,朕还替你赶走了上官琳,也算是替你和你娘出了口气。于情于理,你也不必和朕使性子了。”身为一国之君,难得软下性子哄人,上官璃也只好见机就收。
她福了福身道:“臣妾不敢怪皇上。”
勾起她的下颚,梁元劭在她唇边落下一吻:“好了,咱们早些歇着吧。”
红纱暖帐,一夜了无痕。
……
后宫的是是非非在梁元劭看了不过是些微的波澜,而真正让他烦心的,却是现下的“举孝廉”。
“举孝廉”乃是梁元劭登上大位后,为积累民心所定下的策略。将民间颇有声望的忠孝廉洁之人纳入朝廷,既能够让这些出自民间的人才为百姓办事,亦可对科举朝堂形成一种监督。
可近来却有些传言,说是这“举孝廉”不过是朝廷收取银钱的手段。这话自然不是从朝堂上听来的,而是苏知寒上的奏则。
梁元劭心下一沉,召苏知寒入宫一问,才知道他所言怕是属实了……
“照你这么说,在苏州已然出了一桩人命官司?”
苏知寒拱手一拜:“是,微臣的同窗当初落榜归乡,而后辗转到了苏州,入了府衙当了一名师爷。前些时日他传信与微臣,说的正是这一桩案子。”说着,苏知寒从袖中拿出二人所写书信,呈报圣听。
梁元劭打开一看,上头写着那苏州知府贪赃枉法,并利用“举孝廉”一事,大行受贿之事。而苏州一名孝廉子弟不服气,前往苏州府衙状告。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可他们却是心狠,怕他进京告御状,竟然派人活活将那孝廉子弟打死。
若当真如书信上写的这样,那就是真正的买.官卖.官了……
“消息属实?”
见梁元劭面色沉了下来,苏知寒也愈发郑重:“此人为人正直,想来所言是实。若是皇上有所怀疑,便派人前去暗查一番便是。想来那苏州知府再厉害,也不会封住全苏州百姓的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