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黄教授的见解(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琢磨着,如果我们在都市里发现新的未知区域,是不是得全副武装,穿那种防化服?”陆一鸣在投影屏幕前提出疑问。
  \"你的意思是完全隔离空气,以防万一?”石大勇在一旁摇头,“不太现实。别说我们现有的技术能不能造出封闭的生活环境,就算在驱逐舰里,也无法彻底隔绝外界空气。”
  \"更何况,穿着厚重的防化服,怎么行动?背着几十公斤的氧气罐去探索吗?\"
  \"嗯,确实有道理。\"
  通常,10升医用氧气瓶约重18公斤,仅能供应10小时,大部分重量都在瓶体。这个负担已经很重了,探险队还得携带枪械弹药、药品等,这些都是重量级装备。
  而且10小时的氧气供应,在太空中或许足以完成一次任务,毕竟太空探索不会远离飞船太远。但在新大陆上,这显然是不够的。
  这时,一位生物学家发言:\"各位,我们首先从生物学角度进行了研究,采集了一些白色雾气样本,分析后发现其特性非常奇特,大部分是水蒸气,小部分是各种微量元素和一种前所未见的复杂物质,我们暂且称它为x元素。\"
  \"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动物实验。大部分小白鼠吸入雾气后,会出现严重的过度进食现象。进食越多,体内结晶体也就越多。\"
  \"最终,它们无法承受这种变异,开始疯狂呕吐,甚至吐出心脏,随后死亡。\"
  陆一鸣咽了口口水,这与他们观察到的情况相符。
  \"然后呢?\"有人忍不住问道。
  科学家清了清喉咙:\"接下来的一幕更诡异……那些暴食的同类会疯狂争夺心脏,吞食后,它们会发生更深层次的变异,变成更强壮的生物,也能消化更多食物……\"
  \"最后,这些老鼠已经具备打破实验箱的能力,我们不敢继续,把这些样本都处理掉了。\"
  \"目前,这就是所有生物学上的信息,后续研究还需继续……\"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讨论声。
  第174章 第二次都市探险计划
  面对未知的超自然力量,加上云海号未来的去向问题,必须谨慎对待。不说城市里遗留的巨额财富,单是那堆积如山的木材,对于贫困的云海号来说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没错,仅一两万吨木材就已相当可观,能提炼大量钢铁,获取多种化学原料。
  因此,许多人并不愿意就这么轻易离开这片大陆……谁知道错过这里,云海号又要漂泊多久。
  但如果不离开,人类又束手无策。
  一位负责后勤的老者率先发言:\"如果这白色雾气就是这个星球的S级灾难,那么我们长期居住的可能性不大……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无法抵御这种超级灾难,以当前科技水平,建立一个完全封闭、能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大陆上的超级怪物太多,我们的热武器数量也不足。除非……符文子弹能大规模生产,那时我们才有可能真正一战。\"
  陆一鸣面色微变,按下通讯器按钮,说道:\"方部长,符文子弹短期内无法批量生产……就算我们得到了一台精度不错的蚀刻机,也还远远不够。\"
  符文子弹是一种假设中的超自然武器,类似符文小刀,通过在子弹上雕刻蝉翼符文,赋予子弹极高的硬度和超自然穿透力。
  但小刀的雕刻是平面,最简单,至今尚未实现量产,实验室里只有寥寥几把。而子弹是圆柱形,要在圆柱体上雕刻蝉翼,难度呈几何级数上升。
  科学家们也无法将子弹设计成平面,因为一旦形状不符合空气动力学,弹道就会偏离,直接打偏。所以短时间内,这种子弹无法制造。
  讨论了半天,也没能得出具体方案。
  \"难道,我们真的要放弃这片大陆吗?\"丁原深深地吸了口气,问道。
  他知道这片大陆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说城市的遗产,地下的矿产资源,就连这几天捡到的废弃物都非常有用,填补了云海号的不足。
  一位老者摇头道:\"丁先生,我们必须谨慎。就算用尽所有核弹,我们也无法征服这片大陆,这是肯定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