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话 王修五(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cao”。
  阿约仍不死心,扒拉个没完没了。不得不闭着眼慢慢跟他说,我也很想立刻去找到你的阿姆,当面问一问216找到的清庭皇马褂遗物到底是什么,具体位置在哪,好把王修五留下的话里所缺失的部分拼凑起来。216你也去了,什么情况你也知道,在没有充分准备之前谁也别想再碰216的人了。
  我真有点儿害怕。
  再信口雌黄可解决不了了。
  “整起经过和汉武帝什么关系?还有……”张春来道。
  黄巾军起义路线,时间,兵抵汉中之后出现什么怪事?看过三国志的都知道,自己找去。
  温故而知新嘛!
  还是那句话,史书中那么多漏洞疑团摆在那,你都看不出,离开你的人际事业圈吧!这行不适合你。
  咱们不是讨论过‘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那谶谣中隐含的权谋吗!茂陵,研究得多么透彻,有些事不用再提。汉武帝的茂陵地官没丢什么,很多重要典籍都在,唯独黄金手杖……
  几十年中,王修五经历了什么,那晚密林中没有对六人提及。但却说了他两次去海宁府觐见先帝,最后一次只见到陈家人立的一块碑,上面只有一个变形字。
  我还没把王修五话里背后的事情理清楚,所以他与乾隆的对话还不能凭想象妄言,现在说的也是这么多年我家四代人的总结。当时的情形你们也能想象得出来,王修五怎么可能对六人说得那么详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1799年乾隆驾崩,1928年裕陵被掘,王修五,时隔一百多年才动手,其间他一定也有作为。
  一百多年能做多少事,只能靠猜了。
  而我最想知道的正是这时间内的王修五做了什么。
  “那看不见的东西是什么?”张春来问。
  “谁说看不见了!”。
  在快天亮之时,王修五身后的矮丛里面,一团紫气就时隐时现,光源就来自那。黎明前最黑,那团紫气里的东西越发清晰。太爷他老人家到了晚年,才在乡里卫生站知道那东西的形态是什么,为此精神像遭到打击以得,给家人街坊都吓够呛。
  太爷病重之时,不止一次对子女们提起,那时若不回东北该多好,再坚持下去有可能除掉这个魔咒。
  然而一切都晚了。
  现在回过头去想,盗了东陵又去天津,这里是什么势力在作怪。真是越琢磨越脊背发凉,至于为什么发凉,日后我再说。也许真有一天,那背后的势力找上门来,我若是达到了期望的状态,还是有把握翻盘。
  别小看了古人,裕陵里的穹顶和地面都能渗水,裕陵的设计者非凡人,怎能不知?一百多年的地宫,水位一直保持在一定位置上,低于椁床,这需要什么条件?自己去想去,这个我也不想说,当然也属一级绝密,留着救命用滴!
  “你别又扯开话题”张春来极不耐烦。
  “不是扯开话题”我的态度也十分不悦。目前的信息量足够大了,有关王修五的情况说得够多了,很难想象用人样说人话却不是人的东西在自己面前是什么心理状态,阴影面积有多大,能把话记得差不多就不错了,还想指望一字不差。
  做梦。
  有一件事倒是必须再给一点提示,再多我也不说。
  邵军可是问过我东陵的事情,现在我仍不认为那是百无聊赖问到。后世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东陵宝藏上,所有人都认为必然是某件宝物或神器,这也在情理之中。
  难道,就不能是为了看什么东西了嘛?
  ‘两次见到先帝’,这其中又隐含一个问题。两次见到本人,最后一次只看到一个变形字,一定是事先有约定。
  约定,这里就大有文章了。
  不把王修五从乾隆殡天到1928年之间的一百多年搞清楚,那晚密林中的对话只能凭判断去填充。前面说的那些,也是那晚过后六人赶往天津的路上胆战心惊说的,不然我怎么知道红军大砍落下,看不到人肉感却在刀刃。
  其余的还要等日后,有关那支裹子营的传说再多一些才能拼凑起来,去云南那次,我就想多掌握一二,可天不作美。那几个清装强人给得信息太少,好在能确定那密旨是达海满文书写,清早期,这个时限很说明问题。不能说是出自皇帝,但是绝对接近,出自内府也有可能,粘杆处,那也有权力不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