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话 红木箱(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元,明三朝的钦天监,出自赣州府的风水大师人数最多也最牛。
  赣州风水,天下第一!
  “总结一下”我说道。当地人给你们讲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是,当地在唐代被发现,山民有一套易数风水,它来自上古巫术。只是在唐代被詹仙甲和刘江东发现。
  重点是山民,生活方式与外界不同,很可能是山野间的原住民!
  “对”。
  阿约补充一下,那次当地人也和我说的一样,那些原住民,与衣冠南渡迁来的人不同,有独特的生活方式。
  所有细节全都对应,江西地下的悬奇大殿,可能是隐藏在瀑布山上的法坛,很可能是阴山老祖,而那枯木神像,是鬼力大王!
  我看着鄱阳湖附近山峰出神,还在想上古巫术,七尊石猴,平面图是一个样子,而山中河流必有高低落差,立体图又是一个样子。杨氏风水的遵循自然,与《归臧》的’万物皆归臧于阴,万物皆可易’的观念肯定无法理解。
  这些故事与丁晓东说的虽不同,但实际都有对应。当地先民,一定是个特殊的族群,与迁徙无关。文化会随着人种变化而变,如若不变,必是文化影响深远,达到无可变的程度。
  “你想什么呢?”阿约碰了我一下说道。
  “啊!”猛然间回过神说道:“我在想做这模型的人,出于什么条件才能做的这么细!”。
  阿约翻着白眼说,我家的东西,就不能是我家人做的!
  “怎么一张你家人的照片都看不到?”我忍了很久还是问了出来。突然想看看阿约的家人照片,心里的感觉越发清晰,他的家人应该不是彝人!
  回过头撞见阿约愤怒的脸,我正色道:“老实说我从你家里一点也看不出彝族的特点,我不知道你阿姆为什么离开,我只想说,坚持你的信念,把她找回来”。
  对于阿约的家事,我唯有同情阿约的遭遇,换成是我,估计还没有阿约这般坚强。说完我回过头继续看木箱,阿约在我身后站起来道:“希望你们可以帮我”。
  “一只羊也是赶,两只也是放”我无奈道。
  “羊?”
  阿约没打开箱子的时候,我在旁边显得十分专业,有板有眼的观察每一个细节。外表没有花纹,样式很普通,除了木质非常好之外,完全没有提高木制家具价值的工艺,上的是明漆,这应该是木匠在你家打造的,我自言自语的说着。
  明漆下木纹很像北方的柞木,80年代,北方的林业单位为全国贡献了很多优质木材。因为木箱的用料,都是从较厚的板材上冲下来的木板,好几个硬币大小的木料死结孔很清楚,冲开木板之后,直接上的油漆。
  抬头看到阿约瞪得大大的眼睛,看得我有点不知所措,“你干什么?整得我家跟案发现场似的”阿约道。
  ‘嘎吱吱’刺耳的声音过后,阿约打开了盖子,我的脑袋有如挨了一记闷棍,臭球的味道本就受不了,这个箱子味儿更重。
  阿约没有我这么强烈的反应,这里面是他双亲的东西,盖子打开,里面的东西映入眼帘他呆住了好一会儿,眼中湿润,看着父母的遗物,勾起他对亲人的思念。
  十多年未打开,此刻阿约在我面前打开,是心里相信我能帮到他。不管能做到哪一步,我都尽其所能!
  揭开扎染布,所有的衣物叠得整整齐齐,等气味淡了,我才靠近跟前,不好意思的说道:“对不起,臭球味我从小就过敏”。
  在最上面一件叠得方方正正的印花上衣下,这件花衫看上去很新,阿约从下面拿出一个相框。
  很老式的木制压花相框,能放十几张照片,八十年代家庭常见,东,算是家居一种摆设,相框里有几张彩色照片,那个年代彩照不是十分普及,像这样偏远的山村不可能有条件冲洗,想照彩照只能去大一点的县市。
  其中有一张较大的照片是阿约父母合影,80年代这么大的照片要不少钱。看到阿约的父母亲,我的目光立刻定格。
  阿约不解的看着我问道:“怎么了?”。
  虽然只是阿约父母两人的半身合照,身上穿着彝族特色的衣服,不知道阿约父母头上的帽子是不是叫哦发。身上挂满了银饰,我只记得有一种叫排花,那种两肩很高的大披风,我也不知道叫什么。
  但这张照片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