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易安居士,别来无恙(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85章 易安居士,别来无恙
  孔庙之外,衍圣公孔端友以及上百曲阜士人将小魏王送出了二十里之地,这才齐齐松了一口气。
  这场刺杀,虽然有惊无险,但这群文人真的吓坏了。
  在无边的恐惧之下,自然是曹杰说什么,便都答应什么。
  哪里还敢讨价还价。
  首先,便由衍圣公亲笔说书《为曹杰檄六贼昏君文》,然后传播天下。
  “檄文”不是一篇宣言式的文件,也不是向世人阐明自身行为的文章,而是一种具有强大杀伤力的舆论攻击,如何给对手最大的精神或者实质性的打击,这是其要追求的目标。
  所以,写作檄文的目的就是要丑化敌人,激怒敌人,鼓舞己方士气,坚信己方是正义之师,必将取得摧枯拉朽般的胜利,这是战争檄文要达到的最基本效果。
  而更优秀的战争檄文,除了基本效果之外,还要煽动社会舆论,和己方一道来讨伐对面,占据舆论的制高点。
  这无关乎正义与否,只为达成目的。
  所以,这篇檄文谁来作最合适?
  自然是衍圣公最为合适了。
  整个山东,谁能比衍圣公更有号召力,整个天下的读书人,都以孔教门人自居呢!
  昏君,说的便是赵佶。
  而六贼,这个名词最早出于太学生陈东在宣和七年(1125年)的上书,陈东说: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衅。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北宋末年的“六贼”,便是:蔡京、童贯、梁师成、朱勔、王黼、李彦,都是宋徽宗的心腹。
  蔡京与童贯是北宋末年响当当的“六贼”领头人物,腐败得一塌糊涂,搜刮来的银子拿部分办办公开赛,供皇族高官“差差”根本无所谓。六人互相勾结,排斥异己,民间称“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
  “六贼”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宋徽宗赵佶派朱勔在江南一带搜刮珍奇异宝、名古木,朱勔及其爪牙们仗着皇帝的势力在江南横行霸道,他们拆墙破屋、敲诈勒索,弄得民不聊生。
  歙州、睦州一带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也成了朱勔等人骚扰、搜刮的主要地区。歙州、睦州人民痛恨官府,在“圣公”方腊的领导下举行起义。
  梁师成,便是大名府梁中书,一个生辰纲就是十万贯的民脂民膏。
  大太监李彦,提举西城所,置局汝州,搜刮民田为公田。焚民故券,使输田租,凡有投诉上报的人,一旦被他知道,便严加拷打,一时死者千万。
  他还征发财物要求供奉,酷胜朱励,廉费巨万,劳民妨农。他对各地地方官也极不尊重,所到之处,便倨坐在大堂上,监司、都守都不敢与之抗礼,一时结怨于西北。
  衍圣公这一篇檄文传荡天下,可真是震动了九州,让天下读书人多少背离了赵宋。
  这一封书信,胜过十万人马。
  曹杰离开了曲阜,便往青州而去。
  青州有个“易安居士”李清照,这一次,曹杰不是来调戏有夫之妇的,而是为了新旧两党而来。
  李清照,父亲李格非是济南章丘人,进士出身,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苏轼的学生,“苏门后四学士”之一。
  而她的夫家,则是旧党。
  众所周知,北宋新旧两党的斗争,那是斗得你死我活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