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李廷机挑毛病(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受欢迎的最好证据就是此书居然挣钱了。
  司礼监经厂印书经常是入不敷出。
  这单位最初只是给司里建印一些衙门公文、重要庆典的用书,嘉靖年间,因为皇帝爱看小说,于是经厂收集天下小说,校勘开刻,专供皇宫享用。
  作为司礼监的直属机构,经厂的出品质量代表着皇家脸面。
  司礼监本的书刻:刻板质量极好,所用材料极佳,印刷过程贪腐极多。
  经厂上一次挣钱,还是嘉靖年间开刻《三国志通俗演义》,这几乎是大明公开刻制贩卖的第一本小说,版本在当时极其优良,印出来之后,立刻在宫中引起抢购风潮。
  太监们人手一本。
  司礼监经厂因此得了一笔利润。
  而之后经厂所印的书籍基本都是赔钱买。
  奉万历皇帝的命开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时司礼监也没打算挣钱,却没想到这书发给京城文武百官之后,立刻在京中引起求购风潮。
  司礼监的版,在京城之外还有人敢翻刻,在京城之中却没人有那么大胆子。
  江南的油印快本出来的时候,京城百姓买得到的还是手抄本,一套书售价十几两。京城一座四进的大宅子,一个月租金也才四两。
  哪怕是司礼监经厂自己印书都有利润。
  经厂手上的尾货都卖出了高价。
  孙隆看见经厂送来的帐本也是好笑。
  作为司礼监掌印,他上任几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自己手下的部门居然有盈利。
  孙隆挺高兴,按照市面上书坊的规矩,给王文龙送了二百两的分红。
  王文龙对此倒是无所谓,随着油印技术的普及,盗版书猖獗的现象已经禁止不了。
  好在王文龙早早布局了印刷品市场,他现在垄断了大明十三省三成的油墨供应,一半的蜡纸销售,全国各地,只要油印机开动,钱财便滚滚而来。管它是不是盗版。
  而且王文龙已经将书籍在京城以外的正版授权给了袁无涯的书坊。
  这一本书给他带来的版权利润估计也能有八百多两。
  京城的二百两属于意外所得。
  而王文龙更重视的还是,万历皇帝要他先写本书,现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写出来还大火……所以万历皇帝什么时候能让他离开京城?
  王文龙天天翻着报纸上的评论,希望此书闹出的讨论能大些,让万历皇帝看到。
  他想走走不了,但已经完成了万历皇帝的嘱托,家中倒也不避讳接待外客。
  居住京城,访客不断。
  这天一早,王文龙听说李廷机要来,连忙准备迎接。
  采买的东西还没回来,李廷机便带着一个仆人到了。
  他独自走进院子,王文龙见到李廷机的模样不禁一愣。
  “阁老……清癯了许多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