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钱从哪来?(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先往辽东调了太多兵,然后发现军饷不够,索性把他们推出去战死。
  这叫什么鬼?
  抚恤损失、人心损失、辽东的积累散于一旦,他们全都不在意。
  最后到了孙承宗,还是得回去修关宁锦防线,慢慢的收复失地。
  一开始这些钱拿去修防线,根本不会造成这么大问题。
  听到王文龙如此直白的反驳,万历皇帝也有些难堪。他的战争逻辑只要说开,是个人都能听出有问题。
  王文龙不是有权力的廷臣,甚至无党无派。
  万历皇帝在王文龙面前干脆说了实话:
  “辽东之情形,若不及时处理,无法对天下交代。”
  “若不急于星火般去做,也无法聚敛天下的人力财力。”
  大明的组织动员能力实在太低下了。
  税收一年比一年少。
  军队一年比一年散。
  像这种突发事件,万历皇帝只能用急命调动的方式处理。
  包括突然的加税收饷,突然的调兵。
  最后能搞出天下兵马乱哄哄涌往辽东的场面,已经是不错的结果。
  如果他不用这种动员方式,辽东的钱恐怕都不够。
  就比如他让杨镐带去辽东的十万两,那是万历皇帝自己内库的钱。
  当然,万历也别想往外摘。
  将大明的资源调动体系,行政体系能搞得这么低效,他这三十年的摆烂贡献不小。
  而且救援辽东,他自己出的十万两里头有五万多两都是烂钱,真没啥可夸耀的。
  万历可不是没钱,他简直富的流油。
  去年福王就藩,万历给他在湖广弄了二万顷的庄田,给了福王三十万两用于结礼,二十八万两修建王府,还给了福王一千三百引淮盐当做零钱。
  要知道原本河南百姓吃的都是山西运城的河东盐,而随着福王就藩,福王强行在河南推行淮盐。
  盐巴从扬州、淮安运来,比就近的运城原价贵了好几倍。
  一方面让百姓的生活成本大量增高,另一方面抢夺河东盐市场,使得河东盐引价格迅速降低。
  河东盐引是山西的重要军饷来源,直接导致大同边军的军饷缺乏。
  光是万历这些宠爱儿子的销,放到辽东就足以给将士们发上整整一年的饷银。
  不过这话跟万历说没用,想让万历拿钱出来补贴辽东,还不如期望萨尔浒之战明军能赌赢呢。后者概率还能大点。
  王文龙拿出自己的办法:“请圣上发行国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