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漕引发行(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低调些,慢慢出手,别把我的名字透出去。”王文龙嘱咐道。
  作为漕引制度的制定人,王文龙提前购买漕引,说出去是犯法的事情。
  当然实际情况是,万历皇帝和涉及其中的人没有少买。
  王文龙随身就带了三千两的漕引,这东西用来当做纸钞十分方便。
  盐引茶引的信誉已经太低,使用之时经常会打折扣,而且路程越远折扣越大。
  比如一张淮盐盐引,拿到山西使用能给你打上六折,因为山西就有运城盐,谁会千里迢迢去两淮买盐?除非是江南商人正好回家,不然两淮盐引几十年都无法兑现。
  山西商人的发家,靠的就是家近运城,明代中期运城盐引的发行量极大,外省的人没那精力跑到山西去把盐引兑成盐。
  山西商人就专门到很远的地方去卖货,顺便在当地低价收购运城盐引,过年回家的时候就把盐引一起带回。
  一来一去的利润,成为了晋商最初发家的资本。
  漕引遇到的类似问题就小多了,有漕运需求的地方基本是此时大明最富庶的所在,漕引正好提供了这些地方资金汇兑便利的需求。
  漕引在这十几年内应该都相当坚挺。
  王文龙打算炒一手,等到万历皇帝把漕运公司搞的僵化,再卖就是。
  挣这钱他并不亏心,他挣钱还能支持海外开拓,至少能在台湾多种两亩地,对大明是有好处的。
  总比万历皇帝挣了钱送给儿子乱要好吧。
  王文龙问袁八老道:“你这回去辽东,看他们的备战情况如何?”(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