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国尉尉缭(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乐正在前来咸阳的时候,北地郡郡尉郭景芝曾经给乐正三个忠告。第一不要得罪左相李斯,第二不要得罪廷尉姚贾,第三就是来拜访国尉尉缭。
  乐正来到咸阳之后一直在跟扶苏进行大计划的事情,后来又就开始实验造纸术,一直没有时间去拜见这个传中的国尉尉缭子。
  之所谓乐正此时想到了尉缭子,还是因为联合学派的事情起了波折。
  齐博士淳于越被乐正用一种有些欺骗的方式拉拢了,墨家巨子相理勤被乐正的言论打动了。但是农家的治粟内史陈辛却选择了作壁上观,阴阳家还不知道态度。
  此时真正确定的只有齐博士淳于越能帮到自己,在乐正看来这远远不够。法家的力量有多大,看看麒麟殿大辩论的时候,文武百官只有一个淳于越站出来对抗就知道了。
  法家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乐正最担心的就是虽然始皇帝同意了自己的计策,但是难免会被法家从中截胡。那时候真的就是在为法家做嫁衣了,那是乐正和扶苏都不想看到的事。
  乐正是想组织焚书,用更好的和更温和的方式让大秦文化一统。但是乐正更清楚单靠这些学派的力量远远不够,他们太过畏惧和安逸了。
  诸子百家,经过大浪淘沙之后,虽然如今在朝堂的就这五家,但是还有一家一直活跃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那就是兵家!
  兵家与其说是一个学派,倒不如说是一个汇聚了历史上兵法大家的集合称谓。
  就算是在后世新时代的历史上,兵家也没有唯一的领袖和严密的组织,更何况乐正也特地咨询过扶苏,兵家这个称谓还真的不是一个学派。
  兵家,此时在大秦指拥兵一方的豪强或军将,亦为部曲私兵之称等。比如率领长城军团的蒙恬就可以被成为兵家,但是那不是学派,只是一个称谓而已。
  但是乐正知道兵家所具备的力量,他们才是一个帝国长盛不衰的骨干力量。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从郭景芝那里乐正也了解了一些尉缭子的事迹,的确可以称得上大秦最出色的军事家。虽然不知道尉缭如今为何如此低调,一直在家著书,但是乐正就是感觉尉缭子对自己的大计划有助力,这是一种直觉。
  尉缭加入秦国的时候,秦国已经在开始一统六国的准备,以当时秦国的战斗力,对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妥妥的碾压。但是秦国最怕的是诸国合纵对抗,六国一旦联合就是碾压秦国的节奏啊!所以想尽一切办法瓦解六国的联合就成了秦国
  的战略,这种事以李斯为首的文官之最擅长不过的了。
  等到始皇帝反过头来看自己的军队的时候,当真是战将如云,猛将成群,但是!真正谙熟军事大战略的军事家却没有!没有出色的军事专家掌握大局,秦国的统一战略就步履维艰了。
  这个时候尉缭出现了,带给了秦国全新的战略思想,一举帮助秦国在军事上定下了统一的布局,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不过尉缭虽然立下了如此大功,但是在始皇帝一统六国之后却有些低调了。
  “虽然这个时代没有兵家这个学派,但是兵家的人可是不少啊,不知道他们是否对纸张感兴趣呢?”
  乐正这样想着,就来到了国尉尉缭的府邸。
  身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事的国尉,尉缭的府邸比之扶苏的更要大气磅礴很多。也可以看的出来始皇帝对这些真正有功劳和才华的人的确很看重,至少赏赐是从不吝啬的。
  乐正递上拜帖,自有下人前去通报。
  “可是将作少府左校令乐正?”
  不多时,就有下人前来询问乐正,这正是乐正现在的官职,来拜访国尉必须要通报信息才可以。
  “正是在下。”
  “国尉有请,如今国尉正在读书,还请到书房相见。”
  乐正就随着下人走入了国尉府,不多时就来到了书房外。
  “苍苍之天,莫知其极;帝王之君,谁为法则?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待,为求己者矣。”
  书房中传来一个浑厚的声音,听起来似乎有些惆怅的感觉,却是让乐正忍不住顿住了脚步。
  乐正虽然来自后世新时代,但是对于古文并不是很擅长,尉缭所说的这几句话让乐正需要想一想才可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