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背叛及影响(3 / 3)
崇祯十五年,二月十二日夜,清军应约攻城,由南城而入,松山城陷落。次日晨,内应夏承德率部生擒洪承畴及巡抚丘民仰、总兵王廷相、曹变蛟、祖大乐等。
然后清军进行全城大搜杀,屠城三日,流血漂酿,诛斩明巡抚丘民仰及总兵曹变蛟、王廷臣等官员百余人,兵丁三千多人。只有内奸夏承德因献城有功,其部下及俘获男妇幼稚三千余人,获准免死。
是役,清军获甲胄军械一万五千多件,各种火器三千多余,金银珠宝数万件,绸缎衣服等近两万,其余物资不计其数。皇太极下令把洪承畴及祖大乐等送往沈阳,将松山城夷为平地。
松锦战役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对满清来说是其奠定的王业之基,对大明的打击却是致命的。
不久之后,包围已久的锦州、塔山、杏山三城相继失陷,祖大寿无奈之下,只得再次举城投降,致使“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
京师大震,王朴以“首逃”之罪被逮捕,刑部、兵部、大理寺三堂会审。御史郝晋上书发言:“六镇罪同,皆宜死。”
但考虑到辽东的危机情况,以及朝中确实无将可用,朝中大臣不乏提出,只杀首恶,从余减罪的声音,如有人提议:“三桂实辽左之将,不战而逃,奈何反加提督”。兵部尚书陈新甲却覆议,“但姑念吴三桂守宁远有功,可与李辅明、白广恩、唐通等贬秩,充为事官。”
最后,独斩首逃之徒王朴,崇祯十五年五月十九日处死王朴。职方郎中那个自命非凡的“小诸葛”张若麒也没有逃脱,被处以死刑,兵部职方主事马绍愉给予削籍的处分。吴三桂受到降级处分,镇守宁远。
松锦大战标榜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明朝在辽东的最后防线仅剩下山海关的吴三桂部孤军奋斗。
从此,明朝山海关外,仅剩下宁远一座孤城,关宁锦防线彻底被摧毁。在此次战役中,虽然明军由于上层指挥的失误而遭遇惨败,但广大明军将士“视死如归,鲜有乞降者。拥荷其将,立于海中,伸臂冀蔽,俾不中箭,不失敬礼,死而后已”,蹈海死者以数万计,展现出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时人常以感慨道:“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 ↑返回顶部↑
然后清军进行全城大搜杀,屠城三日,流血漂酿,诛斩明巡抚丘民仰及总兵曹变蛟、王廷臣等官员百余人,兵丁三千多人。只有内奸夏承德因献城有功,其部下及俘获男妇幼稚三千余人,获准免死。
是役,清军获甲胄军械一万五千多件,各种火器三千多余,金银珠宝数万件,绸缎衣服等近两万,其余物资不计其数。皇太极下令把洪承畴及祖大乐等送往沈阳,将松山城夷为平地。
松锦战役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对满清来说是其奠定的王业之基,对大明的打击却是致命的。
不久之后,包围已久的锦州、塔山、杏山三城相继失陷,祖大寿无奈之下,只得再次举城投降,致使“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
京师大震,王朴以“首逃”之罪被逮捕,刑部、兵部、大理寺三堂会审。御史郝晋上书发言:“六镇罪同,皆宜死。”
但考虑到辽东的危机情况,以及朝中确实无将可用,朝中大臣不乏提出,只杀首恶,从余减罪的声音,如有人提议:“三桂实辽左之将,不战而逃,奈何反加提督”。兵部尚书陈新甲却覆议,“但姑念吴三桂守宁远有功,可与李辅明、白广恩、唐通等贬秩,充为事官。”
最后,独斩首逃之徒王朴,崇祯十五年五月十九日处死王朴。职方郎中那个自命非凡的“小诸葛”张若麒也没有逃脱,被处以死刑,兵部职方主事马绍愉给予削籍的处分。吴三桂受到降级处分,镇守宁远。
松锦大战标榜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明朝在辽东的最后防线仅剩下山海关的吴三桂部孤军奋斗。
从此,明朝山海关外,仅剩下宁远一座孤城,关宁锦防线彻底被摧毁。在此次战役中,虽然明军由于上层指挥的失误而遭遇惨败,但广大明军将士“视死如归,鲜有乞降者。拥荷其将,立于海中,伸臂冀蔽,俾不中箭,不失敬礼,死而后已”,蹈海死者以数万计,展现出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时人常以感慨道:“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