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6 / 6)
“好吧,上面只要不是男人。爸,罗庆能回来,我今天很高兴,本来想跟你好好喝几杯酒,庆祝一下。罗庆年轻,潜力无穷。最关键的是,他从这个身份跳出来,首先说明他心中的强烈认同。爸,你说他认同的是什么?”
“现在谁还看不出我们腾飞前途光明?赶紧搭末班车进来,做个开国元老,罗庆是个聪明人。”
柳钧无奈,只得结束谈话,放满面春风的爸爸上楼去。其实他心里更想找崔冰冰说话,述说罗庆回归的兴奋。当初一无所有的罗庆为什么离开,而现在前途无量的罗庆又为什么放弃现有,绑到他这条贼船上,其中之原因,怎能不让一路头破血流走来的柳钧感慨万千,这其中岂是一个有共同信念所能解释?崔冰冰能理解他,而且他也喜欢回家与崔冰冰说说各自的工作,现在他空落落的,兴奋无从寄托,憋肚子里闷死。
崔冰冰离开柳钧的别墅,将几包日用衣服一扔,先投入铁杆好友们的怀抱,寻求支持。她一说SOS,好友就扔下大家小家,将崔冰冰温暖地包围起来。可是结果大出崔冰冰意料,大伙儿温柔指责柳钧不该手法如此简单,却没人说柳钧态度粗暴。而对于崔冰冰的出走,大家却都大不以为然。好友提出一个只有好友才敢提的问题:“你都三十多了,柳钧这种条件不错而你又喜欢的男人过了这村没那店,你跟他计较态度好坏,你是不是这辈子不想嫁人了。你即使知道他吃定你了,你也只能让他吃定,先结婚再徐徐谋之,这种生意人浑身辫子,多的是办法降伏,唯一前提是一纸婚书。”
一个好友提出后,其他好友纷纷补充,让崔冰冰别意气用事。崔冰冰迷茫地听着,心里也是想到年龄与结婚的问题,她已经是老大难,若是她自己再不识趣地折腾,那么折腾死的唯有她自己。崔冰冰的骄傲几乎被打击殆尽,似乎不结婚她就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崔冰冰在一团糨糊中抓住一丝灵光,颇为中气不足地问:“那么,我为什么要上赶着结婚?”
一句话问得个个都是大本以上文凭,能言善辩的女友陷入沉寂。但很快,几个女人一台戏,结婚的女友一点一点地概括结婚的好处。事关终身大事,崔冰冰虔诚地做好记录。等几乎记满一张纸,女友们停止总结,看向崔冰冰。崔冰冰则是端出工作态度,拿出一支荧光笔,道:“我们用排除法,你们看我划掉我单身也能解决的问题。经济类,都可以划掉,我的收入应付生活绰绰有余,柳钧也不是巨富。生活类,现代社会,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解决,不靠男人。社交圈,我很丰富……”
崔冰冰一项项地划掉,最后只剩四项:感情得以契约保护、孩子、社会认可、稳定的性。
“如果我委曲求全地谋求一个婚姻……”崔冰冰又划掉两项,分别是感情和性。“那么,我为什么要上赶着结婚。”
女友忠言逆耳:“你不能轻视社会认可。”
“我够坚强。我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经济,我有能力,我就是要追求独立的爱情,没有附加条件的爱情,单纯的爱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女友们都劝说崔冰冰不要理想化,无论男女,到了这个年龄,谁的潜意识里都已经混杂了无数不单纯的因子,这个年龄的人还拿得出单纯的爱情来吗?女友越是劝得现实,崔冰冰越咬牙切齿地想,她绝不妥协。
婚姻中的女友们再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玩个通宵,一到时间,纷纷作鸟兽散。几乎是女友们前脚走,柳钧的电话后脚赶到。崔冰冰一看手机屏幕上显示的一个“柳”,心头一阵狂跳,狠狠将手机屏幕朝下拍在沙发上。但一个短信提示随即进来。崔冰冰虽然恨不得往手机上吐痰,却还是抑制不住好奇,她给自己开解,万一是哪个亲朋好友的短信呢。可是,还是柳钧的:“我在你楼下。”
柳钧并非惜字如金,但他很技巧地只打这五个字,让崔冰冰无穷遐想。他想上楼,请她下楼?或者他单纯地在楼下痴望,没有勇气走出下一步?
楼上崔冰冰心乱如麻,可是第二条短信随即赶到:“罗庆returns。”
两人前不久刚挤在一起连续看了两部《木乃伊》,崔冰冰对“returns”记忆犹新,她还探究过为什么要加一个“s”。而就是这个“s”,勾起崔冰冰无数回忆。她心中强骂一声:“恶棍。”
柳钧看着楼上的一扇窗,虽然他有那间房门的钥匙,可是他今天不愿上去,上去意味着前功尽弃。可是他又不能放弃崔冰冰,有点儿眼巴巴地等待着崔冰冰以任何方式回应罗庆回归的好消息,即使兜头泼一盆脏水下来也好。可是等来等去等不到,他只得讪笑,知道也不可能等到,就又发一条短信:“天不早,早点关灯休息,Big brother is watg you,乖。”
崔冰冰简直抓狂。她在柳钧的竭力推荐下看了奥威尔的《1984》,于是“Big brother is watg you”成了两人之间的密语,柳钧经常在她走进浴室差不多脱光衣服的时候,潜到门边神秘地说一声“Big brother is watg you”,引得门里门外一阵大笑。可崔冰冰此时怎么笑得出来,她想动拳头,此人太无赖了,什么意思。但她最恨自己不争气,被那恶棍三言两语挑得心烦意乱。
下面的柳钧将三条短信发出后,心里平静许多,斟酌了会儿,发出最后一条,就开车走了。“冷静几天,我们找时间好好谈。我走了,晚安。”转弯的时候,他忍不住停下回头看一眼,仿佛见到那扇窗户有窗帘晃动,他停顿了会儿,还是走了。态度决定论?态度解决不了问题。态度可能掩盖问题的爆发,但掩盖的问题依然是问题。
第二天下午,柳钧以一个小型会议欢迎罗庆的加入。简短欢迎仪式过后,立刻切入正题。正题与宋运辉叫柳钧过去旁听会议有关。东海集团在上级机关要求下,准备自主研发一套设备,暂命名“东海一号”,整条生产线需要分门别类发包给不同厂家研制。宋运辉将其视作政治任务,即使投入大于设备的全线进口,他也认,这是培植本土制造业的必须。碰头会上,各家企业老总纷纷出面认领,柳钧看来看去,难度低的,轮不到他,东海集团自己就能完成,难度高的,适合他的却是一块硬骨头,一套机器人系统,东海集团已经征求好几家高校及国家级科研单位的意见,都视为畏途。可若是能够成功试制,那么前途无量。但是柳钧当场泼宋运辉一盆冷水,即使试制出来,也不可能全部国产化。最关键的是,腾飞的资金实力在这种高端机器人系统研发面前,完全使不上劲。
现在他将会议内容向生产和技术骨干传达。这个机器人位于东海一号设备的后道工序中精密成型阶段,因为作业条件复杂,温度高,粉尘浓度高,湿度高,噪音中的次声波密集,以及加工的精度必须很高,国外先进厂家已经完全摒弃人工或半人工操作。而东海集团希望自主知识产权的东海一号达到目前世界先进水平,当然不可能马马虎虎在这儿做个妥协,只用半自动半人工的操作,他们希望在此使用全自动机器人。
柳钧将昨天记录的机器人工作条件写到白板上。他一边写,一边看在座各位的脸色,他见到有人眉毛开始一高一低,有人抱住头皮,有人用手捂住了嘴。都是行家,看到详细的参数,便已大致清楚这种机器人的组成。柳钧接下来说出他预设的机器人的组成。才等他说到定位系统,抱住脑袋的谭工索性将脸埋在桌面,从手臂下面,谭工模模糊糊地呻吟出一串话:“天哪,四套伺服,四套、同步,设定响应时间又这么短……柳总你搬个数学系给我吧。”
柳钧却道:“这还是这套设备的难点之一。其次是工作环境,这个工作环境,气体成分也很复杂,对传动和密封提出严峻考验。从东海提供给我的大致参数——不是最终的,他们还需要验证——我们公司目前的数据库中少有涉猎,看起来需要一穷二白着手。”他再次站起来,到白板上写下大致的环境成分分析。
孙工默默地看着,脸上目无表情。
柳钧接下来介绍他预计的研发费用和成果开发出来后的前景,以及东海集团打算补贴的数目。罗庆此前虽然听着感觉这个项目是条畏途,可毕竟与他无关,那完全是研发系统的事。但柳钧既然说到预算,说到成本,说到产出,他就开始记录。但他目前对腾飞的具体年利润数字没概念,尤其是毛利。等柳钧说完,他就问:“总经费占年产值的百分之几?”
“起码二十。”谭工一声号叫。但被旁边的廖工一脚踢闷声了。虽然研发中心一向没大没小,可到底还是得有点儿秩序不是。
“二十!”罗庆心说,如此投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孤注一掷”。而腾飞是企业,企业岂能有此赌徒心理?“如果需要追加呢,如果不成功呢?”罗庆克制住自己的乌鸦嘴,刹住心里的是另一句话:是不是不成功便成仁?
“我们目前侧重成套机械的研制,伺服电机的应用已经逐步深入。而此次东海一号的联合研制,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大好机会,我们必须看到,借助东海雄厚资金的资助,如果成功,我们的产品将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在这个新台阶上,模仿、盗版,将不复存在,无法模仿,优势是绝对的,难以超越的,而且是长期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我们目标库中的三个产品轻松拿下。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谭工终于抬起头,清清嗓子:“柳总,这是一个长期工程,而且我无法预知时间投入。一年太少,两年三年很有可能,也有可能两年三年还无法出成果。我最怕的不是很快就看到我们无法做到,而是怕做了一年,依然看到光明就在眼前,却一直达不到终点,可是资金投入却慢慢枯竭。柳总,我真心实意地说,这个项目,对于我们公司目前的水准而言,是个大跃进。我们最好用科学求实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项目。”
“你说得没错,这就是我无法答应宋总的原因。但毋庸讳言,这样的项目,对于我们技术人员而言,具有极大诱惑。难得有国企不计成本鼓励自主研发……” ↑返回顶部↑
“现在谁还看不出我们腾飞前途光明?赶紧搭末班车进来,做个开国元老,罗庆是个聪明人。”
柳钧无奈,只得结束谈话,放满面春风的爸爸上楼去。其实他心里更想找崔冰冰说话,述说罗庆回归的兴奋。当初一无所有的罗庆为什么离开,而现在前途无量的罗庆又为什么放弃现有,绑到他这条贼船上,其中之原因,怎能不让一路头破血流走来的柳钧感慨万千,这其中岂是一个有共同信念所能解释?崔冰冰能理解他,而且他也喜欢回家与崔冰冰说说各自的工作,现在他空落落的,兴奋无从寄托,憋肚子里闷死。
崔冰冰离开柳钧的别墅,将几包日用衣服一扔,先投入铁杆好友们的怀抱,寻求支持。她一说SOS,好友就扔下大家小家,将崔冰冰温暖地包围起来。可是结果大出崔冰冰意料,大伙儿温柔指责柳钧不该手法如此简单,却没人说柳钧态度粗暴。而对于崔冰冰的出走,大家却都大不以为然。好友提出一个只有好友才敢提的问题:“你都三十多了,柳钧这种条件不错而你又喜欢的男人过了这村没那店,你跟他计较态度好坏,你是不是这辈子不想嫁人了。你即使知道他吃定你了,你也只能让他吃定,先结婚再徐徐谋之,这种生意人浑身辫子,多的是办法降伏,唯一前提是一纸婚书。”
一个好友提出后,其他好友纷纷补充,让崔冰冰别意气用事。崔冰冰迷茫地听着,心里也是想到年龄与结婚的问题,她已经是老大难,若是她自己再不识趣地折腾,那么折腾死的唯有她自己。崔冰冰的骄傲几乎被打击殆尽,似乎不结婚她就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崔冰冰在一团糨糊中抓住一丝灵光,颇为中气不足地问:“那么,我为什么要上赶着结婚?”
一句话问得个个都是大本以上文凭,能言善辩的女友陷入沉寂。但很快,几个女人一台戏,结婚的女友一点一点地概括结婚的好处。事关终身大事,崔冰冰虔诚地做好记录。等几乎记满一张纸,女友们停止总结,看向崔冰冰。崔冰冰则是端出工作态度,拿出一支荧光笔,道:“我们用排除法,你们看我划掉我单身也能解决的问题。经济类,都可以划掉,我的收入应付生活绰绰有余,柳钧也不是巨富。生活类,现代社会,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解决,不靠男人。社交圈,我很丰富……”
崔冰冰一项项地划掉,最后只剩四项:感情得以契约保护、孩子、社会认可、稳定的性。
“如果我委曲求全地谋求一个婚姻……”崔冰冰又划掉两项,分别是感情和性。“那么,我为什么要上赶着结婚。”
女友忠言逆耳:“你不能轻视社会认可。”
“我够坚强。我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经济,我有能力,我就是要追求独立的爱情,没有附加条件的爱情,单纯的爱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女友们都劝说崔冰冰不要理想化,无论男女,到了这个年龄,谁的潜意识里都已经混杂了无数不单纯的因子,这个年龄的人还拿得出单纯的爱情来吗?女友越是劝得现实,崔冰冰越咬牙切齿地想,她绝不妥协。
婚姻中的女友们再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玩个通宵,一到时间,纷纷作鸟兽散。几乎是女友们前脚走,柳钧的电话后脚赶到。崔冰冰一看手机屏幕上显示的一个“柳”,心头一阵狂跳,狠狠将手机屏幕朝下拍在沙发上。但一个短信提示随即进来。崔冰冰虽然恨不得往手机上吐痰,却还是抑制不住好奇,她给自己开解,万一是哪个亲朋好友的短信呢。可是,还是柳钧的:“我在你楼下。”
柳钧并非惜字如金,但他很技巧地只打这五个字,让崔冰冰无穷遐想。他想上楼,请她下楼?或者他单纯地在楼下痴望,没有勇气走出下一步?
楼上崔冰冰心乱如麻,可是第二条短信随即赶到:“罗庆returns。”
两人前不久刚挤在一起连续看了两部《木乃伊》,崔冰冰对“returns”记忆犹新,她还探究过为什么要加一个“s”。而就是这个“s”,勾起崔冰冰无数回忆。她心中强骂一声:“恶棍。”
柳钧看着楼上的一扇窗,虽然他有那间房门的钥匙,可是他今天不愿上去,上去意味着前功尽弃。可是他又不能放弃崔冰冰,有点儿眼巴巴地等待着崔冰冰以任何方式回应罗庆回归的好消息,即使兜头泼一盆脏水下来也好。可是等来等去等不到,他只得讪笑,知道也不可能等到,就又发一条短信:“天不早,早点关灯休息,Big brother is watg you,乖。”
崔冰冰简直抓狂。她在柳钧的竭力推荐下看了奥威尔的《1984》,于是“Big brother is watg you”成了两人之间的密语,柳钧经常在她走进浴室差不多脱光衣服的时候,潜到门边神秘地说一声“Big brother is watg you”,引得门里门外一阵大笑。可崔冰冰此时怎么笑得出来,她想动拳头,此人太无赖了,什么意思。但她最恨自己不争气,被那恶棍三言两语挑得心烦意乱。
下面的柳钧将三条短信发出后,心里平静许多,斟酌了会儿,发出最后一条,就开车走了。“冷静几天,我们找时间好好谈。我走了,晚安。”转弯的时候,他忍不住停下回头看一眼,仿佛见到那扇窗户有窗帘晃动,他停顿了会儿,还是走了。态度决定论?态度解决不了问题。态度可能掩盖问题的爆发,但掩盖的问题依然是问题。
第二天下午,柳钧以一个小型会议欢迎罗庆的加入。简短欢迎仪式过后,立刻切入正题。正题与宋运辉叫柳钧过去旁听会议有关。东海集团在上级机关要求下,准备自主研发一套设备,暂命名“东海一号”,整条生产线需要分门别类发包给不同厂家研制。宋运辉将其视作政治任务,即使投入大于设备的全线进口,他也认,这是培植本土制造业的必须。碰头会上,各家企业老总纷纷出面认领,柳钧看来看去,难度低的,轮不到他,东海集团自己就能完成,难度高的,适合他的却是一块硬骨头,一套机器人系统,东海集团已经征求好几家高校及国家级科研单位的意见,都视为畏途。可若是能够成功试制,那么前途无量。但是柳钧当场泼宋运辉一盆冷水,即使试制出来,也不可能全部国产化。最关键的是,腾飞的资金实力在这种高端机器人系统研发面前,完全使不上劲。
现在他将会议内容向生产和技术骨干传达。这个机器人位于东海一号设备的后道工序中精密成型阶段,因为作业条件复杂,温度高,粉尘浓度高,湿度高,噪音中的次声波密集,以及加工的精度必须很高,国外先进厂家已经完全摒弃人工或半人工操作。而东海集团希望自主知识产权的东海一号达到目前世界先进水平,当然不可能马马虎虎在这儿做个妥协,只用半自动半人工的操作,他们希望在此使用全自动机器人。
柳钧将昨天记录的机器人工作条件写到白板上。他一边写,一边看在座各位的脸色,他见到有人眉毛开始一高一低,有人抱住头皮,有人用手捂住了嘴。都是行家,看到详细的参数,便已大致清楚这种机器人的组成。柳钧接下来说出他预设的机器人的组成。才等他说到定位系统,抱住脑袋的谭工索性将脸埋在桌面,从手臂下面,谭工模模糊糊地呻吟出一串话:“天哪,四套伺服,四套、同步,设定响应时间又这么短……柳总你搬个数学系给我吧。”
柳钧却道:“这还是这套设备的难点之一。其次是工作环境,这个工作环境,气体成分也很复杂,对传动和密封提出严峻考验。从东海提供给我的大致参数——不是最终的,他们还需要验证——我们公司目前的数据库中少有涉猎,看起来需要一穷二白着手。”他再次站起来,到白板上写下大致的环境成分分析。
孙工默默地看着,脸上目无表情。
柳钧接下来介绍他预计的研发费用和成果开发出来后的前景,以及东海集团打算补贴的数目。罗庆此前虽然听着感觉这个项目是条畏途,可毕竟与他无关,那完全是研发系统的事。但柳钧既然说到预算,说到成本,说到产出,他就开始记录。但他目前对腾飞的具体年利润数字没概念,尤其是毛利。等柳钧说完,他就问:“总经费占年产值的百分之几?”
“起码二十。”谭工一声号叫。但被旁边的廖工一脚踢闷声了。虽然研发中心一向没大没小,可到底还是得有点儿秩序不是。
“二十!”罗庆心说,如此投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孤注一掷”。而腾飞是企业,企业岂能有此赌徒心理?“如果需要追加呢,如果不成功呢?”罗庆克制住自己的乌鸦嘴,刹住心里的是另一句话:是不是不成功便成仁?
“我们目前侧重成套机械的研制,伺服电机的应用已经逐步深入。而此次东海一号的联合研制,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大好机会,我们必须看到,借助东海雄厚资金的资助,如果成功,我们的产品将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在这个新台阶上,模仿、盗版,将不复存在,无法模仿,优势是绝对的,难以超越的,而且是长期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我们目标库中的三个产品轻松拿下。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谭工终于抬起头,清清嗓子:“柳总,这是一个长期工程,而且我无法预知时间投入。一年太少,两年三年很有可能,也有可能两年三年还无法出成果。我最怕的不是很快就看到我们无法做到,而是怕做了一年,依然看到光明就在眼前,却一直达不到终点,可是资金投入却慢慢枯竭。柳总,我真心实意地说,这个项目,对于我们公司目前的水准而言,是个大跃进。我们最好用科学求实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项目。”
“你说得没错,这就是我无法答应宋总的原因。但毋庸讳言,这样的项目,对于我们技术人员而言,具有极大诱惑。难得有国企不计成本鼓励自主研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