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重逢_127.京观(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耿恭和齐欢无语,不是所有人都能……慨然赴死。坎良虽然在之前决定反抗匈奴时犹豫不决,但在城下,他带着少数人为保护王妃,阻击匈奴到了最后时刻,被马踏成泥。
  而成功逃入石城内的车师士兵,共计六十七骑。
  黄昏时,一队匈奴人,不带武器地来收捡尸体和伤者。这回尸体多,一千多车师人的尸体,四百多匈奴人的尸体,被纷纷抬走。他们还是不敢跨越壕沟。
  “为什么不射他们!”花寡妇叫道。
  “他们在让死者安宁。你看,他们也收车师人的尸体。”齐欢道。
  夜里,吊下的三十名士兵,一直干到天亮,才把壕沟的尸体清完,推到了土墙之外,等着匈奴人来收殓。
  接下来,再没有日日攻城的“程序”了。车师军队已经覆没,匈奴军队也不肯妄动,一直在给阵亡者做葬礼。
  匈奴人生在草原死在草原,所以他们挖了一个大坑,将战士尸体投进去,不留丘与坟,将土填平,再用马队来回驰动,将土踏实,不过旬月,就会绿草萋萋,再无踪迹。
  原车师人的军营已被烧尽,在山脚下留下一片熏黑的空地。匈奴人葬完了自己的同胞,才开始处理堆在这里的车师人的尸体。
  尸体被整齐地摆放,围成了一个方块,接着一层层摞上去,最后形成了一个四面梯形的方台。一千多具尸体,足足摞了两丈多高。
  汉兵都在城上远远地看着,沉默不语。花寡妇不解:“他们这是……要干吗?”
  “他们在筑京观。”齐欢皱眉道,“原还以为他们会善待死者……胡虏就是胡虏!”
  “京观?是什么?”
  “这是军功的一种表现,所以又叫武军。将敌人的尸体堆成方台,暴露在野间。更重要的是一种威慑,敌人尸体不得入土,魂魄不宁,无法回家……只能在异乡永远游荡。匈奴人一定是很恼恨车师人的反叛,才会筑京观泄愤。”
  “你说……筑京观是不让魂魄回家……可这里就是车师呀,就是车师人的家呀。”
  “可能匈奴人并不深解京观的含义吧?”
  京观筑完,匈奴士兵在京观的四角堆石,在石堆外结好木架。几天下来,木架内竟然堆出四座两丈高的无头巨像来。又过一日,四颗雕好的头,被高置在石像的肩上。
  这四颗头的石料,正是大萨满前些日子从周边四处探寻而来,日日领着弟子在帐外雕刻,现在正好安上。
  木架拆去,四座巨像露出粗粝的身躯。
  “杀人石!”城上有认得的车师兵指着石像叫道。
  “什么杀人石?”齐欢问。
  “就是匈奴人信奉的杀神。”
  齐欢在城上细看,发现四座石像的位置挺讲究,可能就是镇杀京观魂魄的灵物,不让这些车师士兵回到车师城。
  天气越来越暖,已是暮春时节,草原上的绿草高得开始弯腰。
  石堡所在的山坡附近的草长得格外好,可能是血肉浇灌的缘故。而不能入土为安的车师兵的京观,因腐烂发出阵阵恶臭,时不时能被风吹到城头上。
  恶臭引来了食腐的乌鸦。
  可能是食物太充足的缘故,飞来了五六群乌鸦,以京观为家。白天从城上看,有时根本看不见京观,上面布满了蠕动的黑色。每日早上,无论汉兵还是匈奴兵,都要饱听乌鸦密集的“哑哑”声,看着它们遮天蔽日地向天边飞去,又在黄昏,呼啸归来。
  京观的表层,慢慢变成了白色,因为只剩下粼粼白骨在风吹日晒下闪光。
  乌鸦会啄断表层的白骨,钻到里层去吃尸体腐肉……一天天过去,京观在变形,在变矮……四周散满了零碎的白骨,一直铺到四座石像的脚下。石像的头上也经常挤满乌鸦,看起来就像巨人饱满的黑发。
  呼衍王请教过几次大萨满,作为草原最有智慧的人,能否给他指点,攻克半山上那座并不巍峨的石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