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解惑(2 / 3)
这一次,老庙柱发现了上次未曾发现的细节:这些房屋看着与阳间人世的房屋没什么区别,但是总给他一种虚浮、飘忽的感觉,仿佛风一吹就会被吹跑似的。
老庙祝不由想起了这几年兴起的火烧冥器的风俗。
在以往的时候,都是将陶、木、石、瓷等物品制成的冥器,随同棺椁一起下葬。而如今却是将这些冥器改成了纸质,在下葬之时一同烧去。
而后每年的清明与中元时节,逝者的亲属也会焚烧一些纸制冥器。
那些大户人家仍然会选择陪葬,但在平民百姓之间,他们更青睐在下葬时与每年清明、中元时焚烧纸制冥器。
想到这里,老庙祝心下不禁有了一个猜测:“莫非这些房屋是那些纸制冥器所幻化而成,所以才会显得有些虚浮与飘忽?”
正在思索之间,村落中有靠近村落边缘的人,发现了站在村外的老庙祝:“咦,你不是那个社神庙的庙祝么?怎的也来了这里?”
不远处,其他人也察觉到了这边的动静,探头过来一看,也看到了老庙祝的身影。
他们全都认出了老庙祝!
毕竟,作为一处神庙的主持,而且是有神迹降临的神庙主持,老庙祝在这周围十里八乡之间,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更何况,这里有不少人在临终时,还是老庙祝给做的法事,所以很多人都对他很熟悉。
老庙祝听到对面的招呼声,抬头一看:得,这还是一个熟人!
对方正是自己半年前做法事送走的一位逝者,他记得对方叫于二亮。
“于二,好久不见了!”老庙祝和对方打了声招呼。
“是有半年没见了。”于二亮笑呵呵地点头说道,“当初我死后记得是你来做法事送得我,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呢!”
这话说得,让老庙祝不禁面露古怪之色。
这时,于二亮话头一转:“对了。你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怎么会来到这里?”
老庙主想了一下,也没有隐瞒:“我是在神像面前打坐,神思飘渺之间,恍惚中来到此处!”
于二亮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的说道:“这么说来,你是神魂出窍神游到了此处了!”
听到于二亮的话,老庙祝挑了挑眉,对方竟然知道他现在的状态,看来这阴土有不少奥秘存在!
对了,他刚才的话语中似乎非常笃定自己还活着,这于二亮是怎么看出来的?
听到老庙祝的问题,于二亮也没有隐瞒:“在我眼中看来,你身上没有死气萦绕,反倒充斥着一股生机,和我们这些已逝之人是截然不同!”
“原来如此!”听到这一番解释,老庙祝这才恍然明白,已逝之人看到的东西和活人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方才一眼就看穿了自己。
和于二亮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老庙祝对这里的很多东西都感到好奇:“话说回来,你们死后来到这里,便一直生活在这里吗?”
“也不全是。”于二亮摇头说道,“在阴土诞生之前,还有一些前辈是生活在阳间人世,受尽了风吹日晒的苦楚,承蒙上仙慈悲,开辟了这方阴土世界,他们才得以迁居来到这里,免受了阳世风吹日晒之苦。”
听到这话,老庙祝不禁想起了三年前的那道身影:对于那位突然驾临社神庙的老道人,老庙祝一直是记忆犹新,如今听对方说起这事,他一下子就想到了那位神秘莫测的老道人。
这些年来,他也曾寻找过对方,几番寻觅却一直不曾寻到仙人的踪迹。
无奈之下,他重新回到了社神庙。
起码这地方是仙人停足驻留过的,若说仙缘所在,也只有这里是最可能的了!
就在和于二亮谈交谈之间,村里许多相熟的人结伴靠近了过来。 ↑返回顶部↑
老庙祝不由想起了这几年兴起的火烧冥器的风俗。
在以往的时候,都是将陶、木、石、瓷等物品制成的冥器,随同棺椁一起下葬。而如今却是将这些冥器改成了纸质,在下葬之时一同烧去。
而后每年的清明与中元时节,逝者的亲属也会焚烧一些纸制冥器。
那些大户人家仍然会选择陪葬,但在平民百姓之间,他们更青睐在下葬时与每年清明、中元时焚烧纸制冥器。
想到这里,老庙祝心下不禁有了一个猜测:“莫非这些房屋是那些纸制冥器所幻化而成,所以才会显得有些虚浮与飘忽?”
正在思索之间,村落中有靠近村落边缘的人,发现了站在村外的老庙祝:“咦,你不是那个社神庙的庙祝么?怎的也来了这里?”
不远处,其他人也察觉到了这边的动静,探头过来一看,也看到了老庙祝的身影。
他们全都认出了老庙祝!
毕竟,作为一处神庙的主持,而且是有神迹降临的神庙主持,老庙祝在这周围十里八乡之间,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更何况,这里有不少人在临终时,还是老庙祝给做的法事,所以很多人都对他很熟悉。
老庙祝听到对面的招呼声,抬头一看:得,这还是一个熟人!
对方正是自己半年前做法事送走的一位逝者,他记得对方叫于二亮。
“于二,好久不见了!”老庙祝和对方打了声招呼。
“是有半年没见了。”于二亮笑呵呵地点头说道,“当初我死后记得是你来做法事送得我,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呢!”
这话说得,让老庙祝不禁面露古怪之色。
这时,于二亮话头一转:“对了。你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怎么会来到这里?”
老庙主想了一下,也没有隐瞒:“我是在神像面前打坐,神思飘渺之间,恍惚中来到此处!”
于二亮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的说道:“这么说来,你是神魂出窍神游到了此处了!”
听到于二亮的话,老庙祝挑了挑眉,对方竟然知道他现在的状态,看来这阴土有不少奥秘存在!
对了,他刚才的话语中似乎非常笃定自己还活着,这于二亮是怎么看出来的?
听到老庙祝的问题,于二亮也没有隐瞒:“在我眼中看来,你身上没有死气萦绕,反倒充斥着一股生机,和我们这些已逝之人是截然不同!”
“原来如此!”听到这一番解释,老庙祝这才恍然明白,已逝之人看到的东西和活人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方才一眼就看穿了自己。
和于二亮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老庙祝对这里的很多东西都感到好奇:“话说回来,你们死后来到这里,便一直生活在这里吗?”
“也不全是。”于二亮摇头说道,“在阴土诞生之前,还有一些前辈是生活在阳间人世,受尽了风吹日晒的苦楚,承蒙上仙慈悲,开辟了这方阴土世界,他们才得以迁居来到这里,免受了阳世风吹日晒之苦。”
听到这话,老庙祝不禁想起了三年前的那道身影:对于那位突然驾临社神庙的老道人,老庙祝一直是记忆犹新,如今听对方说起这事,他一下子就想到了那位神秘莫测的老道人。
这些年来,他也曾寻找过对方,几番寻觅却一直不曾寻到仙人的踪迹。
无奈之下,他重新回到了社神庙。
起码这地方是仙人停足驻留过的,若说仙缘所在,也只有这里是最可能的了!
就在和于二亮谈交谈之间,村里许多相熟的人结伴靠近了过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