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见招拆招(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天,赵汉青之死的消息,引爆港澳台三地舆论后。
  适时,纪筠以长安国际董事长的身份,做客明报发言:“公司强烈关注壬戌六君子后续事宜,督促琉球当局警方尽快释放剩余五人,同时公司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免费为赵汉青家人聘请律师,起诉琉球当局警方。”
  壬戌六君子一事,一开始知道的人并不多,也就只有教师、学生这部分人比较关注,但等到后来,这六人依然被琉球当局警方非法拘禁时,更多的普通市民都知道了。
  然后现在,再加上赵汉青还死在拘留中,舆论彻底引爆。
  起诉琉球当局警方,只不过是给当下沸腾的局面再添一把火,毕竟虽然很多人对赵汉青之死义愤填膺,不断声讨琉球当局警方,但真正有能力去做这件事的,碍于各种原因,又不能去做。
  秦淮集团股东比较复杂,更涉及国资,更不能。
  因此只有长安国际了。
  不过这件事后,长安国际进入全港市民的视线,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英雄,同时也会引起港英正府的注意,成为英国人眼中不安分的因素,未来有段时间,估计就会痛并快乐着。
  不过林晓光不担心。
  长安国际一暴露,纪筠也跟着暴露,凛冬基金过段时间也会浮出水面,到时候要是觉得暴露身份,形势不太方便,那就再找几个马甲好了,反正英国佬的开曼群岛注册离岸公司很方便。
  纪筠聘请的华人律师,一纸将琉球当局警方起诉至香江高等法院原诉法庭。
  在另一地点起诉一国当地正府执法部门,这事还是第一次见。
  住在香江,生活在香江,领着香江司法部门高薪,却拥有英联邦国家国籍的外籍法官们,顿时被这一骚操作给整懵了。
  按道理,赵汉青是香江籍港大学生,现在死在了别的国家,而且还是在没触犯法律,却被警方非法拘留的情况下死亡,稍稍一个对国民负责的正府,都会为国民出头。
  但这里是香江,是殖民地,英国人的命才是命。
  至于华人,还是算了吧,死在了香江以外的地区,与他们何干?每年香江不知道死多少人,每年社团火并不知道死多少人,警察都视若无睹,法官能管到哪?
  但这有一个前提,民不告官不究。
  有些事情,没有摆到明面上,大家可以遵守默认的潜规则,但一旦被捅出来,那就只能按照程序来办。
  可是在香江高等法院起诉一国当地正府执法部门,这事在香江历史上还是头一遭,根本无前例可循,于是外籍法官们颇感为难,最后也没想出什么办法来,见长安国际又不怎么出名,于是便推脱道:“琉球当局警方无法应诉,此案本庭不予审理。”
  好吧,当公告函送给纪筠之后,她顿时懵了。
  正愁着不知道怎么把港府拉进这件事情中,现在外籍法官们送上机会,还不赶紧抓住?
  于是,随后当天晚上,东方日报便报道了这则新闻。
  “今日上午,长安国际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聘请太平绅士香江资深大律师,前香江大律师公会主席沈澄律师,一纸诉状将日琉球当局警方,诉讼至本港高等法院原诉法庭,但法庭以傲慢的态度,拒绝审理此案。”
  于是,继琉球当局警方成为抨击的对象之后,本港高等法院原诉法庭也开始被人声讨,落得与日人沆瀣一气的骂名。
  林晓光原以为是警队先入瓮,没想到是法院,也是有些懵。
  随后一天,在长安国际的金元攻势下,再加上赵汉青之死具有话题性,老美地区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英国的卫报、泰晤士报、每日邮报,等各国大报纸,无一例外都报道了这则新闻。
  琉球当局警方遭受的压力很大,不得已,当天就将剩下五位学生暗中释放,并且遣送出境。
  但并没有完。
  香江高等法院原诉法庭不予以审理,于是沈澄律师便一纸诉状,将琉球当局警方诉讼至东京地方法院,要求查明赵汉青的具体死因,同时要求当局严惩造成其死亡的警察,并且要求警方向其家人道歉,支付死亡赔偿金,以及赔偿家人的精神损失费的等等。
  同时,赵汉青的家人,在接受星岛日报记者的采访时声称:“死亡赔偿金和精神损失费,只是象征性的,如果胜诉,将全部捐献给慈善基金,帮助更多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