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事若举,成与不成两说,但身首异处者定不知凡几,汝何能逃矣?”
  话既然说开了,张泉便也小声辩解道:
  “那宫禁八卫,子京都与我说了,他称有一至交名为长乐卫尉陈祎……”
  “嘭!”的一声,贾诩将杯子放在桌上,以手点了点张泉道:
  “那陈祎为人如何,想必汝亦不知,那我且问你,可知何为长乐卫尉?”
  “呃”了一声,张泉自是知晓的,汉廷未央、长乐、建章三大宫,长乐宫也有设置诸卿,长乐卫尉便是其中之一。
  但这个显然不是大父追问的意思。
  于是张泉便看到大父脸上的笑容耐人寻味了起来:
  “当初昌邑王嗣立时,其王相安乐迁长乐卫尉。”
  “后霍光与皇太后至承明殿,曾诏诸禁毋内昌邑群臣,长乐卫尉安乐亦遵霍光之意,使帝束手被废。”
  “如今曹丞相非议汹汹,其所立之长乐卫尉,汝等何以自信能仅靠‘至交’两字,便使其搏命也?”
  贾诩说的弯弯绕绕,但好在张泉也曾被张绣提着鞭子勒令读过书,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当初霍光把持朝政,行废帝之举,而海昏侯刘贺为昌邑王时,其王相安乐便是由霍光指派。
  后来刘贺被立嗣,安乐也跟着回到中央被霍光任命长乐卫尉一职,再到后来霍光“说服”皇太后废帝,本该忠于天子的安乐又听霍光令隔绝了天子的讯息,使得废帝之事仓皇而定。
  再到如今,谁在行霍光之事,不言自明。
  那被曹丞相指派的长乐卫尉,究竟是因为和魏讽志趣相投才结为同党?还是……
  张泉感觉自己的脑袋很乱,但隐隐反倒也松了一口气。
  大父既然愿意说这些,那他应该还有的救吧?
  但再问到具体要做什么,大父反倒是缄口不言,只是让他带一封信回去。
  最终贾诩也并未让张泉留宿,而是真的寻了一面矮墙,让张泉自己越墙而回。
  一夜辗转反复,各种光怪陆离之景也在张泉梦里此起彼伏。
  一会儿他衣锦还乡,父亲灵柩被他迁回故乡武威,乡里皆对他满眼艳羡。
  一会儿他好似被挂在城门上,往下看是对着他指指点点的百姓,以及正在被野狗撕扯的身体。
  “啊!!”被噩梦惊醒的张泉一眼看到的便是对着他在笑的魏讽:
  “看来宣威侯这苦智乏身之态,已明我等所承之大志。”
  张泉揉了揉脸,随后几乎是一股脑将昨日大父告知的关于陈祎之事给讲了出来,于是魏讽脸上的笑容也渐渐褪去。
  “劳烦贾太中提点,堵一疏漏也,那可还有其他……”
  掏出贴身存放的密信,张泉将其郑重交到了魏讽手里:
  “回信!”
  眼看着魏讽脸上又漾起的笑容,张泉也是叹口气实话实说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