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用户行为的分析运用(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天,从事流媒体的人跟过圣诞一样。
  伴随着奈飞的盈利手段趋于成熟、行业环境初有成效,一众投资机构看着奈飞股价连续几日刷新高位价格,不免滋生出了一种积极的押注的动力。
  前有网景奇迹、后有脸书彗星崛起,互联网的财富神话一向是那么的让人着迷,都不需要太多本事,压准风向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更别提奈飞这种握有用户,还有成熟的变现模式的标杆了。
  以至于很多的投资机构高管近期放在心上的第一大事,都是先了解一下奈飞股价,再督促自己寻找其他的“奈飞”。
  热钱涌入,相应的行业人员自然能享受到好处。
  这个行业门槛又不高,都是讲究如何高效的贩卖内容,很多人看着奈飞赚钱,找齐团队,租个服务器就能开干,就算没什么钱,种子轮在这种大环境下也是轻轻松松融到。
  如果稍微会点经营手段,专注某一分类打差异牌,挺过几轮融资的考核,也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影视是个很广泛的东西,同喜好、同追求的用户聚合能力往往更强,就像恐怖之于狮门,喜剧之于环球,大家一想到某一题材的代表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厂牌都如此了,以影视内容为基础的流媒体岂不是更容易塑造平台形象。
  当然,这么做有个弊端,太注重印象的塑造,是可以快速精确受众群体,标签化的好处就在于推广成本低,效果好,但对后期转型平白增添了困难。看看狮门就知道了,想拍些青春片赚年轻人的钱还得收购个顶峰娱乐,区分业务,就是因为观众对狮门的印象始作带有B级片的观感。
  不过,对于那些投资人来说,流媒体唯一不太好的是没有技术领先,再有用户,也得去挽留,而不是说像其他互联网产品一样,一旦做大做强,用户粘性十足。用户到了这里,很难跑到别家去。
  但这个痛点对比流媒体又极容易保持用户活跃的话,好像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观众还存在看剧需求,这个行业就不会倒。
  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琥珀作为流媒体份额前五,去掉油管、亚马逊这种长视频作为附加补充的异类,活跃度和访问量均排在第三的产品同样吸引了很多的目光。
  产业园内。
  罗恩-布兰登正听着手下的汇报。
  没一会,就又接到了一个电话。
  他拿起手机,示意停止,然后问道:“你好,哪位?”
  “布兰登先生您好,我是红杉基金的合伙人富勒-弗伦奇,目前贵公司......”
  巴拉巴拉说了一堆,最后给出个6000万投百分之10,投前估值5.4亿美金,而琥珀的注册资金是8000万,曼恩传媒陆陆续续又注资了2亿多,付费用户的当月资金1350万,保持这个数额不变,全年营收大致在1.6亿,后续投入暂且不算,也就是说,趁着奈飞市值上涨,盈利性得到市场肯定,连带着琥珀的价值平白增长了三分之一。
  当然,估值之所以是估值,那都是带点赌博性质的判断。
  对罗恩来说,他只知道眼下对琥珀有兴趣的机构有好几家。
  谷歌、脸书等投资商也都有兴趣投上一笔。
  他按照这些人的态度综合了一下报价,最多的那位已经估到了7.2亿,但也只是综合报价,任一方都没给准确答复。
  要把东西卖给去,拿到最好的条件,光参考钱可不行。
  “对了,下午的时候老板要过来,我们的数据分析做份列表出来,拿给内容总监。”罗恩吩咐道。
  ……
  如果你喜欢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星际迷航》,那么琥珀就会在主页内的推荐里推荐《碟中谍》系列;而如果你喜欢的是电视剧《迷失》,那么琥珀则很可能会向你推荐同样讲述超自然题材的英剧《我欲为人》;要是你喜欢看《杀出个黎明》,那么你的主页上也会频繁出现:视觉效果惊人的暴力动作片《杀死比尔》,直到你看了它,或者点击进去还多久就退出了才会消失。
  流媒体通过对浩如烟海的大数据以及无法计量的用户痕迹背后,筛选着有趣的信息。
  在新一轮的扩招后,由30位工程师组成的数据捕捉团队,正靠着算法向每一个注册用户推荐着可能喜欢的剧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