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 1358两条消息(1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371章 1358.两条消息
  眼馋,非常的眼馋。
  全国各个县市,特别是没什么名气的又比较穷的县。
  现在最眼馋的就是桐梓。
  不是眼馋他们借着东风搞起“狼牙土豆大集”,虽然也吸引了不少游客,甚至可以说是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热闹。
  打仗的时候有过更热闹的场面……但那是打仗。
  但游客只是一时的,不是哪个地方都能像天汉,天时地利人和齐聚,在工业转移走之后又通过旅游重获新生。
  他们最眼馋的是秋雁十六号,专门为桐梓县培育的一项特产。
  产品有销量,农户们有钱赚,种植热情高涨。
  只要肯下力气就能赚钱。
  勤劳的农民们不在乎多下几把力气。
  况且还有衍生品呢。
  别看现在川味贵味打的热闹,但从现在开始,提到狼牙土豆,绝对离不开贵州桐梓。
  这东西才是真赚钱啊。
  就比如天汉弄的那些个创新口味,挑吧挑吧捡出十几二十种,去全国开店没问题啊。
  猫猫头大方的很,有口皆碑,不会介意的,甚至还会合作加盟。
  即便弄不成沙县、兰州拉面那种规模也没关系。
  到大城市开一些,二三十个省会城市,每个城市开七八家,十几家连锁店。
  店铺本身先不提,只算背后支持的仓储物流食品加工各种产业,所解决的就业、带来的利润。
  对一个只有五十二万人口的小县来说,足够了。
  经济腾飞就在眼前啊。
  所以,什么时候轮到我们县啊!!!——
  面对无数无数的询问。
  骆一航难得的接受了一次采访,公布了两个消息。
  第一个消息。
  “育种4.0技术的新的应用方向,也就是所谓的一县一特产,正在稳步推进中,不过先后顺序,是以我们育种4.0实验室研究员的家乡优先。”
  “这可以说是任人唯亲,我们企业自然要对员工有所偏向。”
  “但主要的原因是,育种4.0这项技术在现阶段难度比较大,所以本地人负责本地作物培育更有优势……”
  其实现在清音农业发掘培养出来的十几位研究员已经回到家乡进行田野调研了。
  虽然他们要参与公司的“秘密超级大项目”,难度超级大的金属氢前置,超高纯净的氢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