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王不希望还有人可以悄无声息地来到这里。”
  门扉乍然合上,数道声音传到室内:“是。”
  有一个玄衣佩玉的中年男子从屏后步出,赫然是户部的刘闻。
  他毫不客气地靠在椅上,朝着郑云情笑道,“令妹果然是名不虚传,平日里听夫人说京中女子容貌当以郑三小姐为首,原本只觉夸大其词,今日一见倒真是惊为天人。”
  “刘大人谬赞,上京女子不计其数,养在深闺里的也未可知,冷玉担不起这个名声。”郑云情含蓄道。
  “急什么?老夫又没有儿子,难道还会把你这唯一的妹妹要去当妾?”
  刘闻哈哈笑道,“赵家那小子当众摆了你一道,连累的反倒是你妹妹,老夫见你们兄妹倒是情深,不如趁此机会连本带利的还给他?”
  “早已在股掌之中。”郑云情微垂眉目,眼里流出志在必得之意。
  “想不到陛下这次禁足倒是给了本王机会,原本还在想该怎么把这桩案子甩给他,现在完全不需要本王费心。”
  “就算事后陛下怀疑,王爷被禁足,令牌又不曾出手,他也不能说什么,更何况将要互相残杀的是太子和赵家那小子,明德先前为了她儿子登位可做了不少事推给太子,赵家那小子知不知晓老夫不知道,可太子那时候已经不小了,他一定是清楚的。”
  “赵嘉邯跟太子不睦已久,赵家这么多年混迹于朝中苟延残喘,不如借太子的手把他们一并清缴,就算不成,借力打压也够了,重头戏都在他自己身上。”郑云情执杯半倾。
  “刘大人以为呢?”
  刘闻心照不宣地颔首,“大业将成,提前恭喜王爷。”
  “还是要多谢有刘大人愿意出手相助。”郑云情笑着又饮下一杯。
  刘闻连连摆手,自谦道:“哪里有老夫的功劳,老夫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若说出力,当属王爷劳苦功高,王爷尽心竭力地筹谋许久,终于迎来了这次一举歼灭太子重臣的好时机,又可以把赵家那个隐患拖下水,陛下日后就算想要扶持赵氏,恐怕也得掂量掂量那小子究竟有几分斤两。”
  “与王爷作对的人都是自取灭亡,敢拦路的人也活不长久,只有归顺王爷才是最明智的决定。”
  郑云情不可置否,“不过都是为那个人做事,怎么样都不为过,近些时日本王不便出面插手朝堂的事,除了户部,其他地方也要盯得紧一些,尤其是赵家。”
  “老夫自然明白,宫里已经下过吩咐了,王爷和贵妃娘娘可真是一母同胞,心意相通。”
  郑云情料想到郑云娴在宫里不会坐以待毙,听见这个消息算是意料之中,并未搭话。
  “不过——”刘闻话锋一转,语气中颇有几分探究的意思:“淮阳??水患,和雍州瘟疫的事情是怎么回事,这两件案子已经收尾,怎么会突然被捅到陛下面前去,谁这么大胆子敢和王爷对着干?”
  “也许只是几个不知死活的家伙妄想以这些东西在朝上掀起风浪吧……”
  见郑云情连眼神都未变一下,刘闻心下打消了那个荒唐的念头,附和道:
  “老夫定会竭力查出究竟是何人所为,永绝后患。”
  “这件事你暂且搁一搁,先把眼下要做的事情再谋划一遍,等过几日朝上联合张俭等人,上奏参上太子一本,把老匹夫引入套,大理寺正卿会告病于府中接不得事,你们先同陛下周旋一二,把祸水引到赵嘉邯身上,事就办成一半了。”郑云情取出袖中密函。
  “证据要以假乱真才可信。”
  刘闻接过翻看几眼,惊道:“这……这是刘恕的亲笔信?他怎么肯写下这样的东西,王爷用了什么法子让他改口。”
  郑云情微妙地摇了摇酒杯,“身处官场,身上哪能没有一两个弱点?他在扬州游历那么多年,没有一两个红粉知己是不可能的。”
  “他那样的人会为了女人把全家的性命赌上去?”
  “女人当然不可能,可他膝下无子多年,若是知道自己尚有亲子流落在外,你说他会不会想要认回他?”郑云情轻哼一声,似乎是在笑他愚钝。
  “这样的东西单拿出来什么都证实不了,对他而言不过是废纸一张,可是此时用上就是捅向敌人的致命一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