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运河(2)(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止屠杀了带头起事的三十二名云翼军军官,还将跟着他们一起起事的其他四百余名军士全部坑杀!
  他甚至,还想把被裹胁的两三千人一起屠杀!
  幸亏欧阳修当时也在,及时劝阻了下来。
  出了这档事后,再也没有傻瓜笨蛋军士,会轻易接受招安了。
  也正是因此,赵煦这一世,掌握权力后,在厢军问题上非常谨慎。
  他尽可能的避免朝廷招刺厢军。
  哪怕淮南大旱,迫不得已,招刺了一批厢军。
  但也特别下诏——勿刺面。
  并在灾后,立即裁撤了这些人,并妥善进行了安置——在家乡有田、有亲戚投靠的,发给盘缠,让他们回家。
  家乡无田也没有亲戚可以投靠的,特许进京,让他们来汴京城,给工坊主们打工。
  同时,他努力的在中央层面,尽可能的避免让厢军服役。
  无论是河北清淤,还是淮南抗旱。
  他都是让宋用臣,带着在京禁军们出去干活。
  而在京禁军,出了名的给钱才干活。
  而且他们也不怕有人敢克扣他们的钱——开玩笑,这些混账的祖先,都是从五代走过来的。
  谁要不开眼,吞了他们的钱,他们有的是办法,叫这个人后悔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州郡的厢军或者地方驻泊禁军,人微言轻,没有靠山,被人欺负了也就欺负。
  但在京禁军……
  都是爷啊!
  从来只有他们欺负别人,没人能欺负的了他们!
  关键,他们懂法,更清楚官场上的规矩。
  就算哗变、闹饷,也是很讲规矩的。
  连宰相们都拿他们没办法!
  只能乖乖给钱平事!
  当然了,这也和他们都是赵官家的自己人有关——这些混账的祖上,不是在陈桥给太祖卖过命,就是在太原城下给太宗流过血,搞不好可能还有人在高粱河,见过那一抹急速奔驰的驴车身影……
  至不济的那一批,也在澶州城里,和辽人对峙过。
  说起历代官家,那是如数家珍。
  赵煦上个月在金明池观争标的时候,就有混账在岸上嘻嘻哈哈的指指点点。
  嘴里说什么‘当年英庙入继,俺爹就在殿上,是第一批跟着李太尉(李璋)、郝帅(郝质)山呼万岁的!算起来,俺家也算是当今官家的从龙之臣,有功之家了!’。
  旁边还有人附和说什么‘俺爹当年也在!听俺爹说,当初英庙死活不肯即位,披头散发的,闹的好不体面!最后还是郝帅和李太尉,架着英庙才坐了龙榻……’
  关键旁边还有一堆的人,在那里跟着附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