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琼林宴(1)(3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元丰的老路是什么?
  不是吴居厚们的层层加码,也不是蹇周辅们的敲骨吸髓。
  而是皇帝大权独揽,大小政务,一言而决!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事情!
  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体制,乃至于对皇帝本人,都是如此!
  五路伐夏、永乐城之役……
  第二次回河、京东保马保甲法、江西榷盐法、福建榷茶……
  军事上、经济上、民生上……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赵煦到现在还在给元丰时代的政治擦屁股呢!
  更要命的是——这种执政的方式,会对皇帝本人的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赵煦的父皇,为何年纪轻轻就一身病痛,最终连四十岁都没有活到,就撒手人寰,就是累出来的!
  每天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
  再是铁打的身体,经不起这么折腾。
  何况……
  元丰时代的君权专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威风!
  赵煦的父皇当年所受到的掣肘,不知道有多少!
  从都堂的宰执,到地方的官员,上上下下的软对抗和绊子,数都数不清楚。
  旁的不提,王珪的‘三旨相公’是个什么情况?
  若王珪真就那么的老实、恭顺?
  真是这样,那么无论是赵煦的上上辈子,还是这一世,王珪怎会有那么多的小动作,那么多的心思?
  所以啊……王珪那所谓的三旨相公,是表面的恭顺,实际上的对抗——
  若王珪真的恭顺,真的甘心当傀儡。
  哪里会有三旨相公的名声?
  旁的不说,真庙的宰相丁谓,仁庙的宰相吕夷简的作业就摆在那里,他王珪饱读诗书,熟悉国朝故事,难道不知道?难道不会抄?
  所以,这就是王珪的取死之道,也是赵煦对王家穷追不舍,一定要罗织罪名,将其彻底清算的原因。
  想到这里,赵煦就知道了,在这个事情上,他得尊重都堂宰执的意见。
  至少他得做出尊重宰执的样子。
  正想着这些事情,童贯就来到他身边,低声禀报:“大家……”
  “都堂送来了乞圣驾幸琼林苑的札子……”
  “哦……”赵煦回过神来,睁开眼睛,伸手接过童贯捧在手上的札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