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玄奘篇(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泰弯着腰,试图让指尖碰到鞋子,两只手就这么轮换着,一边问道:“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玄奘道:“这里的人很忙碌,他们很充实,他们无暇他顾。”
  李泰道:“你错了,当一个人食不果腹的时候才会无暇他顾,只有吃饱了饭,才能有更多的思考,这里是个崇尚智慧的地方,不过你的智慧对我们来说没有用。”
  “贫僧为何又错了?”
  “罢了,只是想来见一见你,本以为你有多么的落魄,清清那孩子心软,怕你饿死在骊山外,才会给你衣食。”
  玄奘又念了一声佛号,“原来你和骊山县侯是一伙的。”
  李泰惆怅道:“和尚果然讨人厌,你走吧,想去哪里去哪里,现在不会有人拦着了。”
  玄奘重新背起了自己的匣子,又拿起骊山学术的书,离开了这里。
  这卷书是纪王李慎整理出来的。李泰忽然道:“玄奘,你看这种书就不怕自己疯了吗?”
  玄奘的脚步忽又停下,回身道:“贫僧心神坚定不会疯的。”
  “你要去何方?”
  “四海为家。”
  “不,你没有家,你只能漂泊。”
  听到李泰的反驳,玄奘又是念了一声佛号,“若这世道能够更好,贫僧也会祝愿县侯的,尽管他罪孽深重。”
  玄奘走出了学术院,他先去了长安城,现在的长安城少了一面城墙,许多房屋从城内建设了出来,这里多了一条朱雀大街,来往的商贩行人很多。
  长安城没有寺,没有和尚容身的地方。
  问询之后才知道,大慈恩寺都已经拆了,改建成了学馆或者医馆。
  佛门的旧地成了造福世人的地方,玄奘还是心有宽慰的。
  长安城是个有很多故事的地方,这些故事有关天可汗,有关骊山县侯,有关大唐的社稷交替,有关万民反对土地兼并的风潮。
  在长安城住了一个月,玄奘时常会听人讲故事,都是唐人的故事。
  讲述唐人将领王玄策带兵横扫了天竺,骄傲的唐人天下无敌。
  天竺王阿罗那顺死在了王玄策的刀下,他们在天竺建立了天竺都护府,大唐节制天竺兵马,从此听从大唐皇帝号令。
  还有一个故事是滕王李元婴谋逆被处死,滕王阁被保留了下来。
  漠北的阿史那杜尔北征到了更远的地方,他带回来了白色的熊毛,据传闻那是极北之地的国王进献给大唐的新帝的。
  大唐建立了东海都护府,在贞观十八年夏天的时候,那装着骊山蒸汽机的海船就开始了试行。
  还有松赞干布与骊山县侯的故事,多年以来吐蕃与大唐之间的争斗很有意思。
  吐蕃赞普与骊山县侯是对手,但之后又成了朋友,后来松赞干布回了吐蕃。
  温挺在倭奴的暴行终于被新帝知晓了。
  后来温挺交出了东海,并且交予朝中管制,建设了东海都护府。
  皇帝想要赐予他东海都护的官职,但被温挺拒绝了,他只求在长安城的弘文馆任职,给这里的学子讲述东海的情形,讲述渡海的经验,以及外面世界的模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