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创造力才是稀缺的宝物(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近他挺忙的,有很多事要做。”李孝恭看着文书漫不经心地回话。
  文书上不仅仅写着允许骊山建设技术院,并且还加以催促,朝中可以派出一千工匠来帮助修建,并且还让户部,吏部与国子监参与。
  并且由天可汗亲自命名,贞观学城。
  骊山不仅仅要建设几间屋子,而是要建设一座供人学习的大城,此城西靠长安,占地两千亩。
  “老夫有件事不明白。”
  岑文本带着和善的笑容,“河间郡王可有不解之处?”
  李孝恭收好文书问道:“为何,张阳料定朝中不仅不会严令禁止,还会给予帮扶?”
  “是呀,他怎么知道的。”岑文本思量片刻,揣着手道:“县侯在长安城为官也有数载,他见过很多人的起起落落,他太了解天可汗,也太了解朝堂了。”
  “而且朝中也很了解骊山,现在骊山要建设技术院,那是一个利于社稷的建设,当陛下下达了这个文书,坊间万民称贺,民心所归是如此,陛下又为何要否决。”
  “对了。”岑文本又道:“让下官不明白的县侯是如何说服三县的县丞,他们竟然接连递交奏章,请问陛下为何不将土地用于骊山建设。”
  “老夫也不明白他到底用了何种手段,听青雀说他只用了一天,见了他们两次,这件事就办好了。”
  “嗯,这么多年过去了,县侯还是这么的有手段,既能让三县县丞信服,又能得到骊山想要的,还能让民心所归。”岑文本点头道:“这一次县侯又成全了很多人。”
  李孝恭问道:“陛下,对此有过多追问吗?”
  “没有,只是叮嘱骊山早日建城,早日接纳学子。”
  “老夫就知道。”李孝恭的脸上带着骄傲的笑容,“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手段一点都没少,反而更多了。”
  “既然县侯无暇接见,下官就告辞了。”
  “老夫不送了。”
  张阳正站在山头,手中拿着一根竹管,竹管可以看到远处的岑文本与李孝恭交谈的场面。
  小清清双手怀抱胸前,有些替岑文本觉得委屈,“若是文本伯伯知道爹爹是为了要用望远镜不去见他,他会生气的。”
  张阳将望远镜递给她,“这是大唐的第一个望远镜,意义重大。”
  “爹爹就不能造个更大的吗?”
  “造这么大做什么?”
  “女儿要看月亮。”
  “月亮上什么都没有,有何好看的。”
  小清清跟上脚步,“那爹爹每天看夜空是在看什么?”
  张阳双手背负走在山道上,“我在看未来,未来就在汪洋的星海。”
  “娘说得没错,爹爹想上天想疯了。”
  自骊山县侯住在骊山,不再过问政事,骊山诗篇出世之后便再也没有写过任何的诗篇。
  那位县侯在走下坡路,他的文采韬略,治国方略都已用尽了。
  甚至开始向各县变卖家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