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县侯的品行(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十三岁的晋王已是一个半大小子了,个子也长得不错。
  晋王从小就在骊山学艺数载,谈吐与言行都很好。
  也不知道骊山是怎么养孩子,凡是骊山出来的皇子与公主,其身形与气质都很出众。
  李世民拍了拍一旁的座位,“坐吧。”
  “喏。”李治闻言坐下,就看到了吴皇兄李恪一箭射出,箭矢落在靶心上。
  不多时,李治的跟班纪王李慎也来了,他手里总是拿着一卷书,是宫里手不释卷的孩子。
  李世民沉声道:“稚奴,你口口声声唤的那位姐夫,现在接连抗旨,朕已向骊山去了四道旨意。”
  李治当然清楚父皇想让骊山铸造火炮,此事朝野议论颇多。
  宫里已有了骊山抗旨要谋逆的议论,刚刚那几个太监就在议论了。
  宫里尚且如此,李治怀疑现在的父皇桌上,就有了朝臣弹劾骊山抗旨谋逆的奏章了。
  他狐疑地看向父皇,该不会真怀疑骊山要谋反吧。
  在父皇身边如坐针毡,见皇姐又去看看炉边,掀开一个锅盖拿出三两颗茶叶蛋。
  “儿臣饿了。”
  等父皇点头,李治这才站起身快步走到炉子边,“皇姐?”
  李丽质皱眉道:“怎么了?”
  李治小声道:“父皇该不会真怀疑骊山要谋反吧。”
  她又回头看了一眼父皇与母后,低声道:“何出此言?”
  李治蹲坐在皇姐身边,皱眉道:“宫里有太监这么议论,说不定朝中也在议论,人言可畏,如果父皇猜忌……”
  说着话,他还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李丽质忽然笑了。
  “皇姐,你笑什么?”
  看着这个笨弟弟,李丽质又剥了一个茶叶蛋递给他,“外界的人都看不明白才会这么以为,你是从骊山出来的,还看不明白,真是白学了。”
  李治低着头,心说姐夫从未教过造反这种事,一口茶叶蛋入口,没嚼两下就咽了下去,喉口一紧便卡住了。
  他不住拍着自己的胸口,指了指嗓子示意自己噎住了。
  这个弟弟还是处处透露着不稳重和不成熟的表现。
  李丽质给他拍了拍后背,又道:“跳几下。”
  李治这才原地跳了几下,终于长出一口气,抚着喉口道:“水。”
  皇姐贴心地递来水,李治心中一热接过水碗,喝下一口热水,这才舒坦许多。
  “嗯?皇姐是要走了吗?”
  李丽质迈着脚步点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