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朕给你的,不会拿回去(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照亮了骊山上的还未融化的积雪。
  张清清对弟弟道:“你要记住,外面的人是愚昧的,”
  张心安问道:“他们为什么是愚昧的?”
  “因为他们将烟花当作祥瑞,却不去想烟花的成因而去庆贺。”
  张清清收回目光不去看烟花。
  张心安回道:“姐,按照我们骊山的学术理论,该先有质疑再有猜测,外人愚昧是因为他们不懂骊山学识。”
  他来回走了几步,又道:“或许他们根本没有勇气质疑?”
  这个弟弟的进步很大,小清清又道:“所以他们是愚昧的。”
  张心安又道:“愚昧只是一时的,但他们终究会清醒。”
  张清清道:“如果愚昧也成了他们的利益,那么有些人就会守着愚昧一成不变。”
  听着姐弟两的争论,小慧默不作声。
  这是师父与老师的孩子,她们是骊山最重要的孩子,要继承师父与老师衣钵。
  或许是老师与姐夫的教导方式与外界不同,这两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
  而且这两个孩子同时要学两种文字,两种语言。
  他们现在说的正是老师传授的,这种语言咬字清晰,一字一音,铿锵有力。
  听着也舒服,小慧能够听懂他们的话语,但也未必如这两个孩子这般说得流畅。
  骊山的另一头,这里是昔日的烽火台。
  熊大就蹲坐在这对夫妻身边。
  烟花不断在李玥的眼神中闪灭。
  张阳双手捧着杯子感受着杯中茶水的温热,“这么多年了,你还是看不腻这些。”
  “看不腻呀。”她痴痴地望着,“这是我们的岁月,怎么会看腻,永远都看不腻的。”
  张阳坐在熊背上,将目光从她的笑脸上收回,深吸一口冷空气,“确实看不腻。”
  不多时,烟花停下了,夜空中的星海重新出现了,它们点缀着寒冷的夜空。
  李玥双手背负,转身道:“回家吧。”
  “朝中说让我们家的技术院校抓紧完工。”
  “这天寒地冻要如何劳作?”
  “是呀,可是朝中催得紧。”
  夫妻俩往家里走着,张阳又道:“他们不会管我们骊山付出了多少成本,当这件事成了朝中关注的对象,他们没有巧取豪夺已经很客气了。”
  “他们已夺走了骊山技术院校的名字,改名叫贞观院,他们还想要什么?”
  “被人惦记是难免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