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重归宁静(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郑公已六十岁了,张阳再一次写了书信,希望他老人家可以从朝堂上退下来。
  书信送去,久久没有回应。
  除了关中各地,长安城内依旧有红烧帮在活动,想要得到一些消息也很容易。
  张阳很快就得知了,近日以来魏征的用药。
  看着药方上的药材,郑公的所服用的药材都是补气养元为主。
  看起来都是上好的补药,人到晚年,郑公的体力与心力都已不是当年了。
  心中抱有一丝对郑公的退下来的期许。
  张阳低声道:“希望他可以想明白,并且就此退下朝堂。”
  李玥又道:“郑公牵挂国事,不会轻易答应的。”
  郑公的回信来了,信中充满了他对当今陛下与社稷的担忧,还说了当初在东宫时,提出的方针。
  当时东宫外摆放了意见箱,可这个意见箱已经荒废多年。
  现在郑公又重提了旧事。
  张阳写出了意见箱意图,还有被荒废的成因与缘由,并且送信交给郑公。
  隔日,郑公又来信了。
  今年还未开朝,骊山县侯与郑公来往书信数封。
  张阳在信中写道难道骊山屡屡抗旨,让皇帝不掌握这么多的火器还不能证明骊山的诚心吗?
  郑公又回了一封信,朝中诸多事需要有人看着陛下,长孙无忌不可,房玄龄亦不行,唯有他可以。
  张阳看着书信中的自己,苦恼地揉着眉间。
  李玥低声道:“郑公向来如此。”
  张阳还是写了回信,写出了自己对郑公的担忧,健康是第一位,如果不能养好身体,何谈社稷江山。
  书信又一次送了出去,可是这一次送信过去,郑公却没有回信。
  张阳气得在村口来回走着。
  李孝恭吃着炒出来的南瓜子,低声道:“这世上总有这么一些人,永远不会放下手中的事,你劝不住他的。”
  张阳颔首道:“他老人家还真是不通人情世故啊。”
  李孝恭啧吧着嘴,又道:“他若知人情世故,也不会指着陛下的鼻子骂了。”
  总会有这种人,他们固执得可爱,为了毕生的信念而坚持。
  这天,张阳写下了一行字,“天若有情天亦老。”
  这是骊山诗篇中的其中一句,张阳单独将天若有情天亦老,拿了出来。
  长安城,皇宫内,李世民得知了张阳几次三番劝郑公退下来的念头,看着这副字念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皇帝站起身,低声道:“他究竟是在说朕无情,还是说上苍无情?真是放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