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八章 最好的打算,最坏的准备(1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玥的目光迟疑地看着夫君。
  张阳站起身,将茶水倒入杯中。
  可以清晰地听到茶水进入碗中的声音。
  李玥平复一番心情,起声道:“天色不早了,早些休息。”
  张阳叹息一声,现在已听不到家里那几头熊的鼾声了,家里给它们造了更温暖的熊窝。
  夜里是听着屋外的风雪声睡着的。
  今年的冬月依旧寒冷,一大早婶婶就将一大堆的奏章放在了桌上。
  张阳一份接着一份地翻看着,吏部的奏章写着一个叫裴炎的人。
  今年科举之后,有不少年轻人进入朝堂,这个年轻人被分到了太府寺。
  这件事多半是岑文本安排的。
  张阳吃着早上的饭,面色凝重。
  张心安特意穿了一身新衣裳还穿着新靴子,“爹爹,孩儿要去寻房相上课了。”
  “嗯,记得要多行礼。”
  “孩儿明白。”
  杨婶准备好了马车,便带着这个小侯爷前往长安城。
  张阳神色不悦地放下这份奏章,这太府寺莫名多了一个人,便觉得浑身不自在。
  本来还觉得一个人做事挺好的,至少能自在地安排。
  大雪之后的天气难得晴朗,李玥将家里的东西都打出来晾晒,她苦恼地看着铺满了家门口的书卷,“这么多的书要嗮好多天。”
  说着话,她将一堆杂物放下。
  张阳注意到了一个印信,笑道:“差点忘了,我们儿子是关西侯,比我这个县侯还要高。”
  李玥将这些小物件都放整齐,坐下来道:“说来孩子的这个爵位还是父皇半推半就答应的,也没有食邑,更没有封地。”
  张阳气馁道:“这孩子还小,以后再谈这些吧。”
  今天是张心安来听老师讲课的第一天,杨婶带着他走入房相家的府邸,她便站在了书房外。
  张心安走入这个昏暗的书房,一走入就闻到了浓重的墨水味。
  目光看去房相正坐在油灯边,看着一份份的奏章,在一旁还放着一个火盆。
  这里不像骊山的家里,在家里阳光总是很好,自从装了琉璃窗子之后,屋内更亮堂了。
  见房相没有抬头看自己,张心安默不作声地在一旁坐下。
  终于,房玄龄抬头见到了这个孩子,笑道:“你来多久了?”
  张心安行礼道:“弟子刚到。”
  房玄龄站起身,从一旁的书架拿下几卷书,低声道:“这些书你先看着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