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篇第二十章 姬昌的圣贤之名(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观点,都是姬昌‘设置’的,让姬旦在讲述他在神界的见闻时,悄悄掺杂进去。
  李平安很乐于做此事。
  这是什么?
  灭商的理论基础。
  商国的祭祀,反复强调,商国不断传承、累年祭祀,每一代商王都成了神明去侍奉上苍,成了上苍的臣子。
  诸侯国若是不尊商王,上天就会降下责罚。
  在这一点上,姬昌虽动机不纯粹,却成了社会变革的‘进步人士’。
  李平安很是乐意看到这般发展。
  自他走出地牢,过了大概半年,大商西部诸诸侯开始传颂,说西伯侯姬昌是天生的圣贤之人。
  这一是源于姬昌此前多年累积的名望,二是因周国那越发膨胀且尽力隐藏的实力;
  三就是因姬旦自天界回归之事。
  各路诸侯人心欲动;
  朝歌城中歌舞升平。
  不过,纸包不住火,这事传着传着就到了朝歌城内,商人们纷纷开始讨论姬昌的‘圣贤’之名,各类已被夸大的传闻说的头头是道。
  姬昌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他谢绝宾客,躲在府中托病不出。
  此事很快传到帝辛耳中,帝辛直接砸了一只酒坛,伤了两名在旁侍奉的美姬。
  他破口大骂。
  却是在介意,圣贤之名为何不是他这个大王,而是他的臣子。
  姬昌屁股底下,再次多了一团小火苗。
  不过,这事本身也是姬昌自己搞出来的,李平安执行的比较完美罢了。
  西岐城闹市附近的一座小院落中。
  李平安带着那几名老侍卫在此隐居,与地牢时一样,每日就是读书、吃饭、打坐冥想。
  平日里,天庭诸事不用他操心,瑶池、东王和父亲李大志就可轻松处置。
  他可以专心在此处悟道。
  东海那边一直平静,火吒并没有与龙宫龙王起什么冲突。
  吃了上次李平安画的饼,龙族现在一门心思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龙王大搞龙族风气建设,甚至还主动派兵去东海之滨清剿那些虾兵蟹将。
  似乎,龙宫与陈塘关之间的矛盾,并不会出现。
  太乙真人在黄龙真人的监督下,也收敛了许多,教导弟子时也会教导弟子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诸如此类。
  阐截二教依旧秘密活跃在商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