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后记七十八会骑马放枪的公主(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甲军构筑简易小型防御工事,有点类似棱堡。
  乙军则是挖z字型壕沟掘进。
  次日,战斗正式打响。
  谢衍跟异姓公侯们一起,站在半山腰上,用望远镜观察禁军攻防战。
  不断传来枪声,到处都是硝烟。
  纸壳定装弹药的弹头,换成了软木弹丸,而且火药量很少,说白了就是空包弹。
  甚至还动用了没啥威力的轰天雷,手榴弹一个劲儿的乱扔。
  谢衍对此也看不明白,只知道打得挺热闹。扮演明军的进攻方,自然获得了最终胜利。
  上午攻防战打完,下午是列阵作战。
  而且还有大明特色的火器版鸳鸯阵,这个属于保留项目,不能忘记太宗的赫赫武功。
  冷兵器兵种也保留了一部分,用于应对不利于火器作战的天气。参与军演的冷兵器部队不多,也就几百对几百,但观赏性却拉满,这玩意儿打起来激烈啊。
  第三天,则是骑兵对战,以及个人武艺比拼和展示。
  骑射、枪术、铳术、炮术……轮番上演,看得谢衍直呼精彩。
  还有二十多个优秀军校生,也被选来展示军事技巧,谢衍在那些学生里面看到了杨伯彦。
  “那人是谁?”小皇帝指着杨伯彦问。
  左右之人正待过去询问,谢衍就说道:“陛下,他叫杨伯彦,开国县公杨再兴的后代。”
  小皇帝赞道:“不愧是开国猛将的后人!”
  没办法,杨伯彦刚才表现得太抢眼了。
  能被选来参加操演的,全都是军校尖子生,而杨伯彦在骑射、马战、步战方面,完全碾压其余二十多个学生。即便是站着放火铳,他也能在那些学生中排进前五。
  叶太后突然问:“六郎认识这杨伯彦?”
  “臣在坐火车进京时,跟这位猛将后人聊过几句。”谢衍大概讲了讲事情经过。
  叶太后点头赞许:“这等猛将坯子,军校毕业之后,应当安排到边镇历练一番。北海周边的林中蛮夷,虽说早已归附大明,却总是零星南下劫掠。还有七河边境山区的葛逻禄人,安东北部山林里的黄头室韦……都不怎么让人省心。”
  疆域辽阔的大明,自然不止叶太后说的这些乱子。
  比如七河都护府,辖地从伊犁河谷西部,一直延伸到咸海北部,东西绵延1400公里。而大明在那里的统治核心,完全依靠二十多座大小城市,以及关键节点的军事堡垒。
  离城市和堡垒越远,大明的统治基础就越弱,跟漠北、吐蕃一样属于部落自治。只不过,那些部落首领和宗教领袖,必须获得大明朝廷的认可,而且需要定期给都护府纳贡。
  时不时的,就有部落叛乱。
  区别在于,七河诸部以沙漠教为主,吐蕃诸部以佛教为主,漠北诸部以景教、萨满教为主。
  七河都护府的首府城市,是耶律大石留下的虎思斡耳朵——在后世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以东百余里。
  现在那一整片盆地,以及周边山岭和草原,已经被改名为“楚河府”。
  而虎思斡耳朵,被改名为“碎叶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