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大局已定(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唐王此举简直太过轻挑!『大议礼』正处关键之时,帝后双双离京,国事该如何处理?各州郡若再生变数,朝廷又该如何应对?”
  卢植是那个气啊。
  要知道,卢植作为当年敢站出来直斥的董卓暴政的人,那脾气自然也是一等一的暴躁。
  只不过对於苏曜,他一直是睁一只眼一只眼,相忍为国,差不多就完了。
  毕竟苏曜轻挑,他也是早知道的,但此人確实有大功於国,而且实力超绝,卢植几乎是亲眼见证这个小子一步步爬上权力的顶点,横扫天下。
  而且,苏曜也確实除了偶尔有些离谱的行为外,对日常的国政大事,一向是奉行不干涉態度,甚至一年到头都在朝堂上见不到他几次。没有接触,自然也就很少有衝突。
  但这一次,实在是,实在是太过分了。
  哪能一声不吭的把皇帝就给绑走了?
  这要他们该怎么做才好?
  卢植的怒火在政事堂內迴荡,但回应他的只有几位重臣无奈的苦笑和窗外隱约传来的市井喧囂——那是洛阳百姓仍在热议“大议礼”和陛下与唐王巡幸开封的消息。
  “卢公息怒。”
  侍中荀彧缓缓开口,想法却与卢植更有些不同。
  只见他拿起卢植扔在桌案上的信件,目光落在信中“暂交三省与各部”几字上,忽地一笑:
  “太傅这是当局者迷了。唐王此举看似轻佻,实在未尝不是对我等的信任与考验。”
  卢植闻言一愣:“文若此言何意?”
  荀彧將信纸轻轻放回案上,目光扫过政事堂內面色凝重的眾人:
  “诸位莫非忘了?自唐王改制,力推三省六部以来將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掌执行的权责划分得明明白白,又令六部各司其职——户部管粮税、吏部管任免、兵部管军政、刑部管刑狱,连地方郡县的考绩、驛传的调度,都有现成规制可循。”
  “唐王敢在此时携陛下离京,便是对我等执政能力的信任,更是对这套新制能否经得起考验的试炼!”
  他顿了顿,看向窗外:“况且,唐王也並非完全撒手。信中明確,兵马大事依然由大將军府管辖,足以震慑宵小不说,那神鸟更是可日行千里,若真有事,他亦能旦夕而至,此乃是真正的定海神针,至於这『大议礼』……”
  荀彧目光转向窗外,看著那青蓝色的苍穹,轻轻一嘆:“唐王將其拋给天下人共议,自身却带著陛下巡幸四方,这才是最妙的一步棋啊。”
  “『大议礼』的核心,从来不是『该不该封』,而是『天下人认不认』。唐王若留在洛阳,无论是点头还是摇头,都会落下『挟势压人』或『罔顾功勋』的话柄。可他现在带著陛下巡幸全国”
  “诸位想想,当百姓们看到他驾乘神鸟的那一幕时,心里会是什么想法?”
  “大局已定,大局已定啊!”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