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 帝国未来(5K5)(3 / 4)
根本没什么好犹豫的。
他爱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有他的兄弟,有的女人,有他的孩子们。
为此,他绝不能容许天上有一个对他抱有深厚敌意的像摆弄棋子一样操纵眾生的命运,甚至隨时可能降下灭顶之灾。这次是“时空之锚”,下次呢?他绝不允许自己珍视的一切,活在这样一个悬顶之剑的阴影之下!
但同时,他也不能就这样轻易就走了。
在不確定未来有没有回来的机会的情况下,他必须为这个刚刚重生崛起的大汉帝国铺好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於是,在接下来的数年里,苏曜放缓了大规模军事扩张的步伐,转而致力於內政的巩固与文化的融合。他以罗马为中心,建立了“西洋大都护府”,与东方的洛阳遥相呼应。
苏曜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將自己的诸多儿子们分封到遥远的西方,效仿明朝藩王出镇的制度,以巩固新得的领土。
在他宛如天神的实力面前,苏曜诸子们都被纷纷冠以神子的尊称,成为连接大汉与当地的重要纽带。
每一次藩王出镇,苏曜都下令派出为数不少的军民隨行,这些人带著大汉的骄傲,与当地人通婚杂居,將汉家文化播撒四方。
与此同时,当地的精英们纷纷走入帝国学堂,以朝圣洛阳,在帝国大学就读为毕生的追求。
在经济上,帝国银行的分行在罗马、迦太基、雅典等重要城市相继设立,大汉宝钞与金银掛鉤的信用体系逐渐被西方世界所接受。地中海的航运与丝绸之路的西段被彻底打通,来自东方的丝绸、瓷器、茶叶与西方的玻璃、金银器、橄欖油等商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频率进行著交换,巨大的商业利润反过来又滋养著这个庞大的帝国。
在军事上,周瑜统领的西洋水师彻底清扫了地中海的海盗和罗马残余舰队,建立了绝对的海权。曹操、关羽、吕布等將则分別镇守巴尔干、北非和小亚细亚,一边清剿残余抵抗势力,一边屯田练兵,將大汉的军事存在深深扎根於这片土地。
而在信仰层面,苏曜採取了更为精妙的策略。他並未强行取缔罗马的多神信仰,而是巧妙地引导。
苏曜默许甚至鼓励民间將他“天皇苏曜”的形象与罗马传统的“无敌太阳神索尔”或“神王朱庇特”进行类比和融合。那些在战场上目睹他展现“神威”的士兵和民眾,自发地成为了这种新信仰的传播者。
渐渐地,在帝国广袤的疆域內,一种以“天皇”为至高主宰、融合了汉文化“天命”观与罗马、波斯、印度等地神祇某些特性的新型帝国信仰开始悄然形成,並为苏曜持续不断地匯聚著来自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信仰之力”。
苏曜能清晰地感受到,这股日益磅礴的信仰之力,正在潜移默化地改造著他的身体和灵魂,让他对《飞升之书》的理解日益加深,对自身力量的掌控也愈发精微。
他甚至开始尝试引导这股力量,不是用於毁灭,而是用於滋养——在他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帝国的核心区域內,年年都风调雨顺,农作物產量大获丰收,即使有一些轻微的疫病也能更快地平復。
这些“神跡”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也加速了信仰的传播。
每当他骑乘著格里芬环游自己这片庞大的领地时,他都能感到许许多多的力量在向自己匯聚。
一股温暖而磅礴的力量从四面八方匯聚而来。那是农夫在丰收时的感恩,是商贾在平安抵达港口时的祈祷,是士兵在凯旋时的欢呼,是母亲为远行孩子点燃的祈愿烛火。这些细微的情感与信念,跨越种族与文化的隔阂,最终都匯入他的体內,成为他力量的一部分。
当然,在苏曜更加深度的汲取这个世界营养的时候,那位监管者也並没有坐以待毙。
几乎每隔1-2年,世界上就会有些稀奇古怪的宗教带著些明显不属於这个时代的技术或诡异力量冒出来,试图挑战帝国的权威,动摇苏曜的统治。
开元八年,埃及爆发丧尸骚乱,当地尸人横行,仿佛法老王的诅咒重现天日。
开元十年,北欧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一个崇拜“世界之蛇”耶梦加得的邪教悄然兴起。他们盘踞在峡湾深处的冰封神殿,声称获得了“极寒之息”的祝福,能够召唤暴风雪和冰霜巨人,袭击帝国的北方航线和贸易站。
开元十二年,中亚草原。一股神秘的“苍狼之魂”信仰在游牧部落中流传,其萨满能召唤狼群幻影,赋予战士惊人的速度和狂化力量,不断袭扰丝绸之路的商队。
开元十八年,这次的敌人则更为棘手,本该处在原始社会的美洲竟然出现了高等文明,他们派出了数以千计的风帆和铁甲炮舰,在西班牙登陆,对欧洲大陆发起了被后世称为“日落入侵”的全面战爭。
这些来自新大陆的入侵者,自称“阿兹特克太阳神”的选民。他们的战士身披五彩羽饰,却手持不逊於大汉火枪的火器,驾驶著远超时代的铁甲战舰,炮火凶猛。
更诡异的是,他们似乎掌握著某种血祭邪术,能在战场上召唤出巨大的羽蛇幻影,喷吐腐蚀性的毒雾,甚至能短暂扭曲空间,让汉军的火炮偏离目標。
这一战,苏曜久违的再一次亲自出手。
但以其雷霆万钧的力量,却也与这些敌人打了足足三年才將他们彻底赶下大海。 ↑返回顶部↑
他爱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有他的兄弟,有的女人,有他的孩子们。
为此,他绝不能容许天上有一个对他抱有深厚敌意的像摆弄棋子一样操纵眾生的命运,甚至隨时可能降下灭顶之灾。这次是“时空之锚”,下次呢?他绝不允许自己珍视的一切,活在这样一个悬顶之剑的阴影之下!
但同时,他也不能就这样轻易就走了。
在不確定未来有没有回来的机会的情况下,他必须为这个刚刚重生崛起的大汉帝国铺好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於是,在接下来的数年里,苏曜放缓了大规模军事扩张的步伐,转而致力於內政的巩固与文化的融合。他以罗马为中心,建立了“西洋大都护府”,与东方的洛阳遥相呼应。
苏曜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將自己的诸多儿子们分封到遥远的西方,效仿明朝藩王出镇的制度,以巩固新得的领土。
在他宛如天神的实力面前,苏曜诸子们都被纷纷冠以神子的尊称,成为连接大汉与当地的重要纽带。
每一次藩王出镇,苏曜都下令派出为数不少的军民隨行,这些人带著大汉的骄傲,与当地人通婚杂居,將汉家文化播撒四方。
与此同时,当地的精英们纷纷走入帝国学堂,以朝圣洛阳,在帝国大学就读为毕生的追求。
在经济上,帝国银行的分行在罗马、迦太基、雅典等重要城市相继设立,大汉宝钞与金银掛鉤的信用体系逐渐被西方世界所接受。地中海的航运与丝绸之路的西段被彻底打通,来自东方的丝绸、瓷器、茶叶与西方的玻璃、金银器、橄欖油等商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频率进行著交换,巨大的商业利润反过来又滋养著这个庞大的帝国。
在军事上,周瑜统领的西洋水师彻底清扫了地中海的海盗和罗马残余舰队,建立了绝对的海权。曹操、关羽、吕布等將则分別镇守巴尔干、北非和小亚细亚,一边清剿残余抵抗势力,一边屯田练兵,將大汉的军事存在深深扎根於这片土地。
而在信仰层面,苏曜採取了更为精妙的策略。他並未强行取缔罗马的多神信仰,而是巧妙地引导。
苏曜默许甚至鼓励民间將他“天皇苏曜”的形象与罗马传统的“无敌太阳神索尔”或“神王朱庇特”进行类比和融合。那些在战场上目睹他展现“神威”的士兵和民眾,自发地成为了这种新信仰的传播者。
渐渐地,在帝国广袤的疆域內,一种以“天皇”为至高主宰、融合了汉文化“天命”观与罗马、波斯、印度等地神祇某些特性的新型帝国信仰开始悄然形成,並为苏曜持续不断地匯聚著来自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信仰之力”。
苏曜能清晰地感受到,这股日益磅礴的信仰之力,正在潜移默化地改造著他的身体和灵魂,让他对《飞升之书》的理解日益加深,对自身力量的掌控也愈发精微。
他甚至开始尝试引导这股力量,不是用於毁灭,而是用於滋养——在他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帝国的核心区域內,年年都风调雨顺,农作物產量大获丰收,即使有一些轻微的疫病也能更快地平復。
这些“神跡”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也加速了信仰的传播。
每当他骑乘著格里芬环游自己这片庞大的领地时,他都能感到许许多多的力量在向自己匯聚。
一股温暖而磅礴的力量从四面八方匯聚而来。那是农夫在丰收时的感恩,是商贾在平安抵达港口时的祈祷,是士兵在凯旋时的欢呼,是母亲为远行孩子点燃的祈愿烛火。这些细微的情感与信念,跨越种族与文化的隔阂,最终都匯入他的体內,成为他力量的一部分。
当然,在苏曜更加深度的汲取这个世界营养的时候,那位监管者也並没有坐以待毙。
几乎每隔1-2年,世界上就会有些稀奇古怪的宗教带著些明显不属於这个时代的技术或诡异力量冒出来,试图挑战帝国的权威,动摇苏曜的统治。
开元八年,埃及爆发丧尸骚乱,当地尸人横行,仿佛法老王的诅咒重现天日。
开元十年,北欧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一个崇拜“世界之蛇”耶梦加得的邪教悄然兴起。他们盘踞在峡湾深处的冰封神殿,声称获得了“极寒之息”的祝福,能够召唤暴风雪和冰霜巨人,袭击帝国的北方航线和贸易站。
开元十二年,中亚草原。一股神秘的“苍狼之魂”信仰在游牧部落中流传,其萨满能召唤狼群幻影,赋予战士惊人的速度和狂化力量,不断袭扰丝绸之路的商队。
开元十八年,这次的敌人则更为棘手,本该处在原始社会的美洲竟然出现了高等文明,他们派出了数以千计的风帆和铁甲炮舰,在西班牙登陆,对欧洲大陆发起了被后世称为“日落入侵”的全面战爭。
这些来自新大陆的入侵者,自称“阿兹特克太阳神”的选民。他们的战士身披五彩羽饰,却手持不逊於大汉火枪的火器,驾驶著远超时代的铁甲战舰,炮火凶猛。
更诡异的是,他们似乎掌握著某种血祭邪术,能在战场上召唤出巨大的羽蛇幻影,喷吐腐蚀性的毒雾,甚至能短暂扭曲空间,让汉军的火炮偏离目標。
这一战,苏曜久违的再一次亲自出手。
但以其雷霆万钧的力量,却也与这些敌人打了足足三年才將他们彻底赶下大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