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撕毁和约(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完颜宗贤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已如风中残烛,不仅必死无疑,且将落得个凄惨下场。
  为了维护那份至死不渝的气节,完颜宗贤对江鸿飞展开了激烈的谩骂,言辞间满是对大金国的骄傲与对大元帝国的诅咒。
  完颜宗贤还狂妄地预言,大金国终将踏平大元,届时,完颜亶将江鸿飞的妃嫔、女儿赏赐给金国的勇士,让她们沦为世人皆可践踏的玩物。
  这一番挑衅,也激怒了完颜宗贤麾下的金国皇室、宗室及将领,他们纷纷附和,对江鸿飞及大元帝国口诛笔伐。
  然而,在这群激昂的声浪中,也不乏理智尚存的金人,他们深知无谓的抵抗只会加速灭亡,于是纷纷跪地求饶,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
  江鸿飞目睹此景,怒火中烧。
  作为一国之君,维护尊严与权威乃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主辱臣死!
  宰相王伦、枢密使陈遘等数百名大臣,纷纷挺身而出,请求对这群挑衅者施以极刑。
  其中尤以原辽国的旧臣最为激进,他们甚至不惜以头抢地,只求江鸿飞能彻底铲除这些女真人的威胁。
  于是,江鸿飞下令,对完颜宗贤及其同党施以严惩,以儆效尤。
  然而,对于江鸿飞而言,单纯的极刑似乎已不足以平息他心中的怒火。
  中书舍人孙觌、给事中沈晦、合门宣赞舍人李仔等人,提出了更为残忍的刑罚——宫刑与人彘之刑。
  他们建议,先将完颜宗贤等人阉割,再剁去四肢,挖出眼珠,以铜水灌耳致聋,灌以哑药割去舌头,使其无法言语,最后丢弃于厕所之中,任其自生自灭。
  这种刑罚之残酷,令人闻之色变,其残忍程度丝毫不亚于任何极刑。
  江鸿飞其实有些犹豫。
  可就在这时,历史上宋朝武状元潘文虎的一首《为被虏妇作》在江鸿飞的脑中浮现。
  鹁鸪鸪,鹁鸪鸪,帐房遍野相喧呼。
  阿姊含羞对阿妹,大嫂挥泪看小姑。
  一家不幸俱被虏,犹幸同处为妻孥。
  愿言相怜莫相妒,这个不是亲丈夫。
  诗中以斑鸠的鸣叫声起兴,描绘了一幅浙东妇女被金兵掳掠北上的悲惨画面。姐姐对妹妹的羞愧、大嫂对小姑的泪水、一家人沦为金人妻奴的无奈与屈辱……这一切都被潘文虎以平淡而深沉的笔触娓娓道来。
  江鸿飞初读此诗时,虽未见“惨”字,却已能感受到诗中那份锥心之痛;虽未闻“苦”声,却已能体会到那些妇女心中的无尽苦难。
  这首诗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了那个时代汉人女子的悲惨命运以及江鸿飞对金人复仇的坚定决心。
  事实上,被金人掳走的汉人妇女远不止诗中所述的那一家。
  据统计,其总数竟达一万一千六百三十五名之多。
  这些妇女不仅遭受了身体上的摧残与折磨更在精神上承受了巨大的屈辱与痛苦。她们的价值被折算成了金银财宝——金六十万七千七百锭、白银二百五十八万三千一百锭。
  然而即便如此高昂的赎金也未能阻止金人的贪婪与暴行。
  赵宋王朝在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后,依然未能赎回所有的皇室与宗室成员,他们被金人掳至遥远的北方至死未能再归故土。
  靖康之耻对于汉人而言是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