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攻略草原(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马植闻言,只是淡淡一笑,回答道:“可汗此言差矣。我大元帝国出兵,并非无故。只因贵部不听劝告,执意与我大元为敌。我等此行,先礼后兵,乃是为了保全贵部上下性命。”
  马扩则接过话头,继续施加压力:“朝廷之所以派遣大军前来,皆因怀疑可汗在施缓兵之计,意图谋反。为了大局考虑,朝廷不得不先发制人。望可汗三思而后行,切莫自误。”
  面对马植与马扩的步步紧逼,阿剌兀思剔吉忽里怒不可遏。他大声威胁道:“草原上的雄鹰,岂是尔等可以吓大的?你若不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休想活着离开此地!”
  然而,马植与马扩却丝毫不为所动。
  马扩更是冷静地回答道:“若贵部不愿受降,我大元天兵自会前来。届时,贵部能否保全,便要看天意了。”
  马植更是直言不讳:“我等此行,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若有贵部全族陪葬,吾辈虽死无憾。”
  此言一出,整个营帐内都陷入了一片死寂。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被马植与马扩的决绝所震撼,他从未见过如此不怕死的使者。
  他深知,继续顽抗下去,只会加速汪古部的灭亡。
  于是,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这时,外面偷听的汪古部智者走了进来,低声对阿剌兀思剔吉忽里说道:“使臣尚且如此强硬,大元军若来,我族岂能幸免?不如降之,以保全族人性命。”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闻言,心中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过了好一会,阿剌兀思剔吉忽里深沉一叹,旋即颁布命令,将长久以来被汪古部严密监控的完颜昌族人一一缚起,随后精心筹备了一场盛宴,特邀马植与马扩,旨在表达汪古部愿归顺大元帝国,并承诺无条件服从其所有安排。
  更重要的是,他还将三位爱女,包括已入完颜昌之门的那位,连同一百名汪古部的绝色佳人,一并赠予江鸿飞,以示诚意。
  江鸿飞闻讯,即刻调遣李纲、赵鼎、刘彦宗、时立爱等重臣,对汪古部进行精心布局,将其一分为十,仅留一部于原地,直接置于北方宣抚司与北伐军的监管之下,其余九部则远迁内地,分散安置,以防万一。
  不出旬日,完颜昌、完颜斡带及其子完颜乌达补等金国宗室成员,连同其家族女眷,均被押解至元大都。
  完颜昌部的金国的皇室和宗室照例被关入了万国城,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被送入江鸿飞的后宫。
  而完颜昌部中那些非皇室和宗室的男丁,虽免于一死,却也被发配至铁路工地,以劳役改造,成为了女真人中的“幸运儿”。
  江鸿飞之所以对完颜昌部的女真人网开一面,是因为,历史上的完颜昌虽然也是入侵赵宋王朝的战犯之一,靖康之耻的缔造者之一,亦曾强娶荣德帝姬赵金奴。但自被赵立所败后,他转而成为金国内部的主和派,甚至有传言称其曾暗中助力南宋,归还部分失地,算是女真人中还不错的……
  江鸿飞一个皇帝,不可能总盯着完颜昌这个小卡拉米。
  事实上,完颜昌刚被送到元大都,吴玠就给江鸿飞上了《平夏策》。
  吴玠的《平夏策》,笔锋犀利,直指北方胡患,那游牧民族如同幽灵般来去无踪,以劫掠为生,中原王朝屡受其扰,不得不以和亲纳贡换取片刻安宁,这无疑是华夏儿女心中的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
  “陛下,您英明神武,超越汉武唐宗,若不能根除这北方之患,后世君王恐再无远征之志,大元千秋万代基业,或将因此蒙上阴影。
  故而,此役不仅关乎当世安宁,更是为子孙后代奠定万世基业,不可等闲视之。
  我大元,疆域辽阔,自长安以西,河西走廊绵延千里,西通西域,南至吐蕃,广袤无垠,其富饶与壮丽,不遑多让于我中原。
  河西走廊,乃我中原通往西域之咽喉,亦是遏制胡患之关键。
  若不得此地,胡虏便可自由穿梭于蒙古高原与中原之间,肆意侵扰。
  而欲复我汉唐之辉煌,与西域及葱岭以西诸国重续旧谊,河西走廊更是不可或缺。
  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此四郡之名,承载着汉武帝开疆拓土的壮志,彰显了我华夏儿女勇往直前、开放包容的精神。它们不仅是军事重镇,更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枢纽,岂能让党项小国久占……”
  江鸿飞深知,吴玠的《平夏策》背后,或许藏着西北军将士不甘人后、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他们目睹东北军战功赫赫,自然不甘寂寞,欲以西夏之战,证明自身实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